解放之初:二、从头开始
1949年6月中旬,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决定发动宜(昌)沙(市)战役,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召开入城工作队全体*部大会,宣布宜昌市委、宜昌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原**当阳地委书记彭天琦任**宜昌市委书记,原**当阳地委副书记刘真任宜昌市人民政府市长,此时准备进城的这支队伍有1300余人,可是除了*备一团的指战员1200余人以外,只有60多名*部,*部奇缺。据资料说,*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一直坚持战斗在敌后的*部,二是随军南下的*部,三是招收培训的知识青年*部。
7月16日宜昌解放当天,解放军第47军139师组建了宜昌临时卫戍司令部,7月19日,新成立的市委、市政府由当阳迁入宜昌市内。7月22日,正式宣布成立市军管会、市*备司令部。市政府所属的**局、教育局、工商局、税务局、人民银行、民政科、财粮科、建设科、人事科、合作科、航政科、粮食公司、贸易公司等办事机构也相继组建成立。这就是解放后宜昌第一届党和政府的主要架构和部门。
宜昌市委、市政府机关进城后开始在怀远路(今红星路)的宜昌县立初级中学(今宜昌市五中处)办公。由于学校面临开学,又于8月1日分别移驻到河水巷(?)和学院街原宜昌专员公署(今天宜昌市**局出入境管理处等单位之所在)。直至1951年2月,市委机关由河水巷迁到人民路,同年9月再迁到怀远路;1951年9月,市政府机关也由学院街迁到怀远路,也就是现在的市政府所在地。
7月29日,省政府电令:宜昌市设立三个区人民政府:以旧信义镇为第一区政府;以旧仁爱镇为第二区政府;以忠孝镇、和平镇合并为第三区政府。同时,撤销国民党**时期宜昌市内的4个镇,39个保,475个甲的建制。到了1950年7月,省政府又决定宜昌市为不设区的市,除将原各区所辖城市人口分别划归11个**派出所管理并由市**局领导外,另成立宜昌市郊区政府,专门管理市郊农户及少数零星商民*2381户10234人。
按照新的行政区划,宜昌专区所辖9个县为旧第六行政督察区所属宜昌、远安、当阳、宜都、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和旧第四行政督察区所属枝江县。宜昌市辖区为原宜昌县城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四镇的完整范围,东至东山土城,北至长江溪(即黄柏河汇入长江处),西至长江,南至万寿桥。面积37。12平方公里。1951年3月首次将宜昌县所属第八区的云集村(杨岔路)和第九区的五龙村、安安村划归宜昌市管辖,此后1956年至1984年*8次从宜昌县划入土地面积292。92平方公里,1992年3月宜昌地市合并前的宜昌市区总面积已达330。04平方公里。
我的祖籍在河北保定市易县紫荆关镇大磐石村,抬头就是那座因为抗战时期英勇跳崖的五壮士而闻名遐迩的巍峨的狼牙山,低头就是那个刺秦的壮士荆轲曾经唱过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易水的源头拒马河,远远的就可以望见那座曾经辉煌的清西陵。自古燕赵多壮士就是指的我的老家易县。
我的老家易县从抗日战争起就是老根据地,也是老解放区,在四野进关、横扫京津、解放大军浩浩荡荡“**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时候,我家老爷做出了一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决定:因为在此之前他老人家就把我的大伯留在了家里种地,把我的二伯在抗战的时候就送去参军,而在解放战争的时候又把当时身为儿童团长的我的父亲王维顺送去参加了南下工作团,于是我父亲就跟着部队从河北一路打到了湖北的宜昌市,可是他并不是从当阳进城的,那一面是湖北独立一师的主攻方向,我父亲是跟着四野的47军从远安**宜昌城区的,和他后来开玩笑的时候说的那样:“我们才是正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