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手足> 第170章 ,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14(1 / 2)

“黄崖关长城始建于隋开皇初年,其后历经唐、宋、元几个朝代,均没有大规模整修过。明代为保卫边防,曾几次整修长城,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由抗倭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的。戚继光除了对长城的边墙进行加固、加高外,还在这段城墙上增修了1000余座结构各异、雄伟壮观的墩台和敌楼。在戚继光主持修建的这些墩台和敌楼中,有一座是最为特殊的,那就是‘寡妇楼’。‘寡妇楼’位于太平寨长城西端,高踞山顶,楼为方形。关于‘寡妇楼’名称的由来,史书并无记载,而在当地百姓中,却流传着一个悲壮的传说。在戚继光指挥修长城时,有一支河南籍的士兵。其中有12名士兵的妻子,见丈夫数年不归,心中惦念,便商量好结伴到边关寻夫。她们翻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长城脚下,不料她们的亲人却已为修筑长城献出了生命,她们悲痛万分,在墓前痛哭。戚继光路过这里,见此情景,忙好言劝慰,并发给每人一笔抚恤金,劝她们回去好好抚育儿女,瞻养老人。12名妇女抑制着巨大的悲痛,共同商量后,决定献出抚恤金,作为修筑长城的费用,并留下来,继承丈夫的遗志,投入到修长城的行列中,以身报国。最后终于修起了这座敌楼。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们这种深明大义、为国分忧的壮举,就把这座敌楼命名为‘寡妇楼’。在近年来的修复工程中,还确实出土了一些簪、钗等妇女用物,证明当时确有妇女居住。

“浅薄的人怕游山玩水会诱人隐循,相反的,除了洗练心性,使人格气魄向崇高出憧憬外,瞻仰祖国的山川正可激发爱护锦绣河山的热情。‘名山莫被胡儿澉,留与劳人卸甲来。’‘但愿好河山,莫入诒人手。’看,这朝霞晨晖中,太平寨的戚继光的高大石像熠熠生光,甲胄披风,顶盔佩剑,傲然屹立在蓟北雄关,像是仍在望遮天蔽日的古代烽火,像是仍在静听惊人魂魄的渔阳鼙鼓。多少往事,多少荣辱,多少盛衰,随着那滔滔的河水流逝了。而中华民族宏伟博大的情怀和威武不屈的精神,却牢牢地凝结在高峰险隘之上的古老城墙中,永不磨灭。”

曹景的激情喷发只持续了这一阵儿,随即黯然下来,许久,他道:“我一直不知道该不该说小站……”

一心够不着曹景的肩膀,便上前拍了拍他的手,以示安慰。其他人都冷着脸不肯说话。

曹景的悲愤无人肯感,很悻悻然,只好说下去:“小站距离天津70里,原名新农镇,是天津到大沽火车站中间的一个小站,本来很荒凉,只因铁路修筑后,新农镇成为一个小站,是铁路必经之地,所以渐趋热闹,小站这个新地名也逐渐代替了新农镇这个旧地名。这个地方早先曾由李鸿章所辖的一部分淮军驻扎。淮军们曾仿古屯田法,凿川引水以种禾稻,屯军前后历时20年,淮军散后,小站的军营便变成了废垒。这一年袁世凯只有37岁,清廷建练新军的工作,给他制造了一条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培植自己势力,取清朝江山而代之的捷径。

这时候,清廷鼓励各省建练新军,各省督抚都争先恐后地网罗国外或国内知名的军事人才,充当练兵机构的实际主持人。袁世凯学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以文人而‘知兵’,他曾写过一本兵书,又在朝鲜表现了他是文武全才,所以李鸿章很赏识他,西太后的宠监李莲英也被他买通。当他主持‘新建陆军’督训工作后,他和其他各省督抚最大的不同地方,就是他的幕僚长并不是一个新的军事人才,又丝毫没有战功,而是一个长于诗词歌赋翰林出身的徐世昌。袁除了请徐世昌担任参谋而外,并请唐绍仪担任文案。

“袁世凯虽自认文武全才,但他毕竟没有军事的实际知识,而他所选的文武两大幕僚,也都不懂军事,这时,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兆运儒就成了灼手可热的人才。后来兆大哥又招揽了在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冯国璋、段祺瑞、和王士珍。王、段、冯三人遂成为袁世凯建练新军的三根支柱,他们分别得到龙(王士珍)、虎(段祺瑞)、狗(冯国璋)三个绰号,另外对他们三个人的总称是‘北洋三杰’。

“兆大哥一心报国,万没料到,他倾注心血的小站练兵只是给了袁世凯表现能力的机会,有了建立羽翼的条件,也使他获得那时代最有权势的人对他的重视。但不管后世的功过如何,毁誉如何,小站练兵锻造出来的北洋军阀,统领了大半个中国的几十年风骚。小子们,记住,侠,只能补世,定世靠的是兵。孙先生早年犯的正是这不知兵的错误,一直依靠军阀对抗军阀……

“又早在1919年,李大钊就在天津与俄国**人进行联系,探讨中国革命的问题。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酝酿在中国建立**。1920年2月,李大钊同陈独秀一同到天津,与第三国际的代表、俄国**驻天津的文化联络员鲍利维进一步讨论了组建**的形式、党的领导作用和如何在天津开展革命工作等问题,当时由在天津北洋大学读书的张太雷担任翻译。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首先发出组建中国**的倡议。9月28日,在李大钊指导下,张太雷在天津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有15名成员。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