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作者是很用心写这个了,无奈何真的没啥前途了,纠结几番,还是决定放弃了,本书会在四十万字左右的时候结束,太生硬的话也许会多写一点,反正不会没了尾巴。至于新书,也想斟酌一番,是不是还要盲目的写,不管怎样,能看到这段话的朋友我谢谢你了)
时杰也不管敌人是不是真的将计就计了,他只来招以不变应万变,将护民军的所有战斗舰集中于迎泽一线,加入敌人真的有什么阴谋,只要护民军的水面舰只跟上,他就别想在任何一处登陆。
这两天时杰就亲自部署各部的作战方法,进一步的战报传来,地方的舰队出现在三十公里外。
时杰登上望江台,举着望远镜观察着远方,沈施然很“悠闲”的站在一边,要求时杰把望远镜给她。
时杰把望远镜扔给她,让她留在这里协调指挥。
自己又亲自下了各部确认了一下作战安排,然后等上了东山舰,他现在可以肯定,敌人这次最少是要来个双管齐下。
敌人的舰队终于出现在视线内,对方可能也是得到了情报,护民军的水军集中到了这里,但是交手了几次,总体说是他们占了上风,不怪他们生出护民军水军不如他们的想法。
敌舰大概有四十几艘,排的是两路纵队,沿江心航道驶过来,江面正刮着南风,可以说,对方很会利用天时。
护民军水军全阵以待,对方开始变换阵型,看样子是想变成横列,冲击护民军的船队,不说他们没有炫耀的动机,他们的船,总体上确实比护民军一般的要强上很多。当然不能和几艘真正的铁甲船相比。
时杰不是自负,就拿东山舰来说,一艘就能对付他们十艘,相差了一个时代。不是简单的数量或说质量能衡量的,简单说,根本就是不对等作战。
最初的战斗时时沿江西岸的野战炮阵地首先开始的,此前时杰已经交代好了,只要敌舰进入射程,不用等待命令,便可以发动攻击,。
敌人想摆开横阵,必须向两边延伸,护民军陆军配备的火炮。威力比舰炮要大上不少,更是因为在陆地上,更不用担心大型的飞弹弹射器摆不开,飞弹的射程,也是增加几倍。
随着两岸的火炮开始攻击。敌舰还没进入他们的火炮的射程,就有两艘中弹起火,其中一艘,被集中后舵,直接就丧失了作战能力,打量的江水拥入,很快就会沉没。
英军旗舰发出信号。收缩横向距离,避开陆地上的炮火射程,继续向护民军阵地前进。
排在最前护民军的六艘铁甲船最先开炮,一轮齐射,冲在敌方最前的两艘战船被轰个稀烂。
其实这么打护民军是吃亏的,限于江面的宽度。根本不能发挥机动船的绝对优势,被迫的和对方展开阵地战。
敌方也开火了,但是绝大多数都打在了中间的水域,他们的火炮不论是射程还是威力,始终逊了护民军一代。
炮火声中。上游的江两岸的河汊中冲出了二十几艘小型快船,每艘船上十名战士,六人操舟,两人持着蒙着铁皮的盾牌防御来自对方的打击,剩下的两个,每人抱着一箱手雷,作着随时攻击的准备。
快船顺着水流迅速的向敌舰穿插。
英军的近战武器还是传统的弓箭加喷油枪,这种快船可没有风帆,能对他造成打击的就是甲板上的弓箭手。
护民军快船以损失半数的代价冲进了敌舰群。
快船上装备的手雷,虽然对舰体的伤害不大,但是对甲板上的人、设施却有着巨大的威力,眨眼间,好几艘敌舰的甲板上,便出现火光。
时杰早命令停止了炮击,也没有让铁甲船冲锋,只让几艘改装的中型船顺流展开攻击。
他相信对方到现在也没认清护民军的新式铁甲船的威力,他现在还不想过早的暴露,他还要下一盘很大的棋,损失十几艘中小型的战舰,是他承受的极限,他要借此再给对方加深他们的错觉。
英军主将可能看出了此番他们占不了什么便宜了,或者是认为已经达到了目的,发出信号,全队向后撤退,但是已有几艘船帆受损,没了动力,空在江面上打转。
战斗随着敌舰的退走结束,时杰回到岸上,沈施然将一张纸送到他手中,接过一看,是她做的机师战报。
这番战斗,摧毁敌舰六艘,缴获两艘,己方损失快船八艘,中型舰两艘,铁甲船金阳舰挨了一炮。
时杰下令,所有舰只开始检修,补充战备,依他的判断,敌舰一定会回到下元一带与敌方的主力汇合,这次一定要利用手里的六艘铁甲船给对方致命的一击。
同时,时杰也推算敌方的火药存量,说起火药,现今天下所有的火药都是出自护民军一家。
英军的火药也不例外,不管他是通过什么渠道进口到的,说实话,时杰早知道有不明的势力在买护民军的火药,他没有阻止,而是在提高价格的基础上多卖。
要知道,现在护民军的财政收入有一半是来自火药的买卖,要不哪来的经费搞全面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