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舰在损失了一条战舰后,便停止了接近,集结在护民军火炮射程外,似乎是在等后续部队,时杰也不贸然过去,反正看破了对方的企图,就先跟他们耗在这,反正我想打你随时能打,想走时随时能走。
到晚上时,一艘传递消息的快船给时杰送来个消息,让时杰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
战报时张子敬以亲笔信的形势告诉他的,首先是英族果然出兵了,而且一上来就是大军压境,与此同时,吴国、赵国也在全国性的往边境调兵,一副决战的架势,梁国也是态度**,不但终止了和时杰和亲的提议,而且种种迹象表明,他们也是会出兵的。
更有一条,就是先期派往南方运送物资的八搜运输舰已经被对方消灭,再叹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的落后,这么重要的消息居然是从后方传递过来的。
时杰真的想不到有什么利益能高于民族间的诧异,对于被护民军打怕了的几国,他不担心,就算输了,华夏民族还是华夏民族。
他担心的是南面的英军,确切的说是面前的这只英军的舰队。
虽然说现在护民军有七十余艘可战斗的战船,但真正达到东山舰这样程度的,只有六艘,其余的和对方比起来,没啥明显的优势可言。
正因为这样,这只英军的船队起的作用太大了,时杰原本推断对方的目的可能是信州,但依现在的局势分析,有还比进攻信州更有力的的地方。
时杰站在船舱里,目光盯着几处临江的城市,面色凝重,沈施然首次看到他有这种表情,道:“怎么了,这次很困难吗?”
时杰点点头,沈施然道:“你不妨把想到的从头说一遍。或许会在诉说时找到对策呢!”
时机整理下思路道:“别的我不担心,我只是在考虑对方会选择在哪里上岸,此前我们只考虑到宋承恩,此番几国齐动。他们能选择的的地方就更多了,如果对方选择在上元到下元这一段江面登陆,就会在我们的后方开辟出一条战线,将我们的战场分割成东西两段,而我们的军队都分布在外围,就算没有其他几个国家的牵制,短时间内也调不回来,而南面,以前在分江关两边是两个国家,现在他们合二为一。他们就能从易江东岸的南边陆地发动攻击,李方周的部队就有被包围的危险,进而我们将失去对易江东岸的控制。”
“那么说我们战役的关键点还是看谁能控制易江了!”
接下来的消息让时杰安心不小,首先是留在后方押运物资的第七军刚过余庆,张子敬已经命令他们即刻转向往东去。渡过易江,赶到上元到下元一带,加强江岸的防守,现在这些地区几乎没有什么正规军,都是总数在一两千左右的治安力量,有这个军的加入,敌人再想上岸发展。就没那么容易了。
再有就是刘云已经掌握了宋承恩一伙儿的行踪,近期会展开行动,斩掉英军的一个爪牙。
时杰拿着战报,做出部署,要其余三路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命令王都尽快向对方发起攻击。并且是最猛烈的攻击,力争震住其余几国,最大限度的给李方周减压。
同时,命令刘云暂时不对宋承恩动手,要利用宋承恩这条线。引敌人过来,来个将计就计。
既然决定利用宋承恩,时杰果断下令,将船队后撤,让开了对方前进的道路。
三天后,时杰来到了正在兴建的护民军修桥的地方,真如徐静思说的那样,护民军果然在陆地造桥,但受制于资金的不足,进度不是很快,但是时杰总算明白了这个陆地造桥是怎么回事。
不过时杰此时没时间关心这个造桥的进度了,他必须专心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第七军军长于凯是出身于早期的东山村,年纪在三十左右,就像现在的护民军主要的几个将领一样,都是少壮派的,话说回来,护民军还没有“老年派”,年纪最大的刘御风,今年也只四十出头。
时杰正给于凯下达作战部署:“你的野战炮团将所有的火炮,全部集中到近江的高地处,尽可能的笼罩江面,限制敌人的活动范围,再有,组织几个骑兵团,做好随时突击的准备,一旦确定地方的登陆地点,保证能在第一时间能给予最强力的冲击,步兵集中到步顺一代,情报显示,敌人很可能要选在那个地带登陆。”
于凯走后,刘云便到了,他来向时杰汇报这些天做的工作。
“日前,下元城首孙士光奉命被宋承恩说服,投靠了他,宋承恩已经第一时间向英军送去消息,已经确定了他们会在步顺一代登陆,初步情报是第一波的敌舰,会有五十艘左右。”
时杰一拍手道:“若是这次能够获胜,宋承恩当计首功,你立刻回去指挥部队,立刻开始准备,狠狠教训对方一次,最好能将他们的登陆部队消灭于岸上,”
刘云离开后,时杰彻底放下心来,此次能掌握主动,宋承恩的“功劳”真的太大了,现在对方的目标再怎么变化,也离不开护民军的掌握。
说实话,时杰本想亲自去步顺一代去对付英军的,但他料定,敌人最少都会采用个双管齐下,一面登陆战,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