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韩之后,秦国稍事修正了一段时间,在秦始皇十五年(公元前232年)时,再次出动南北两路大军开始对赵国进攻。
此时已确定担任赵军统帅的名将李牧迅速做出了反应,他决定先集中兵力,迅速击溃从北面来犯的秦军;待取胜后,再攻击南面的秦军。定下决心后,李牧指挥的赵军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了自己机动灵活的特点,行动可谓风驰电掣,先给了进攻番吾的秦军以迎头重击,随后跟踪追击,一直驱逐北路秦军退出赵境;随后立即回师南进,声势所及,可说是锐不可当,南边漳河沿岸的秦军听说李牧军至,竟不战而走,而上党等地的秦军也纷纷撤退,俱都不敢应战,李牧之威一至于斯!!不愧为战国第一勇将!!!
秦军这一次的大举进攻再度宣告失败,赵国再次获取了胜利,但是,虽然在李牧的统率下,屡获胜局,但当初白起坑掉的四十万人实在是太狠了,这样一大批青壮年男子的死去,令现在赵国国内男丁在战争损失后再也难以补充。而单凭现有兵力实在无法对秦继续持久作战下去,必须立即寻求外援。
此时的诸侯国中,楚、魏业已削弱,燕、赵关系欠佳,唯有联和齐国,争取齐国人力物力的支持,赵国才能继续与秦国抗衡下去。遗憾的是,秦国虽然多次战败,但李斯等人早已察觉赵国兵力有缺,为防止赵国合纵之举,嬴政派遣一批能言善辩的策士到齐国进行游说活动,极力破坏齐、赵之间的联合,赵国联齐之举告败。
公元前230年,赵国境内发生特大旱灾,几乎颗粒无收,这一次的旱灾给了秦国再度出兵的最佳机遇。于是,秦国于次年再度对赵大举进攻,嬴政此次派出南北两路大军并抽调部分少数部族兵力参与作战,而赵军则在大将军李牧、副将司马尚的指挥下,继续对秦抗战。
此役秦军虽然尽力苦战,但在李牧神一般的指挥艺术下,两军纠缠日久依然胜负未分。嬴政和李斯等人反复计议,都认为秦国两次伐赵均被李牧所阻,虽然憋屈,但也都深感在军事上确实无法轻易取胜,于是决定改用反间计,付出重金收买赵国内奸、赵王的宠臣郭开在赵王面前造谣诬蔑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
作死的事再一次出现在了赵国的统治者身上,赵王罢免了李牧和司马尚,改任赵葱、颜聚为赵军统帅,并以谋反为名,迅速地将名将李牧杀死,如果长平的四十万赵国将士在天有灵,相信他们也会为之而恸哭吧..
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之计,亲手为秦国灭赵铺平了道路,扫清了障碍;接任李牧职位的赵葱不负秦国所望,极快地败在了王翦的手下,赵军主力也很快被秦军击败,赵葱本人在乱军中被杀,而颜聚则收拾残兵退回到国都邯郸固守。
赵国的内奸郭开被秦收买后,死心塌地为秦国效劳,多方劝赵王投降算了;但赵国公子嘉则坚决反对,主张战斗到底,率领宗族、门客亲自参加了首都邯郸的保卫战。但赵王此时早已丧失斗志,便任由郭开摆布,很快下令开城向秦军投降。秦国攻下邯郸后,赵国灭亡了,公子嘉逃到代地称王,被称为代王。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率军攻伐代境,代亦灭亡,公子嘉自杀。至此,建国250多年的赵国最终灭亡。
赵国被秦灭国后,嬴政准备南下灭楚,但此刻两国的中间尚相隔一个魏国,魏国此时虽然早已不复当年之强盛,全国只剩下国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毕竟是秦国进军楚地的事实障碍,于是嬴政决定先灭魏,再伐楚。
魏国国土处于“天下之枢”,具有极其优越的战略位置,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诸侯间的战争频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实力;加上多年来,在强秦的进攻下,魏军节节败退,只能不断割地求和,魏国大河以北的领土早被秦国吞食殆尽。公元前225年,嬴政派兵进攻魏国首都大梁,秦军领兵统帅王贲认为大梁城垣坚固,估计很难在短期内顺利攻拔,加上实地踏看之后,当年晋国智伯瑶的计谋再次上演。王贲名秦军士兵筑起大坝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经过三个月的浸泡,大梁城垣崩塌,魏王假无奈率众臣工出降,旋即被王贲所杀,魏国亦宣告灭亡,当初三家分晋中建立的韩、赵、魏三国至此俱亡,而秦国则在原来魏国土地上建立了东郡。
战国时期发展至此时,七雄只余四家,而原来地势偏僻的秦国已经占领了中原要冲,统一之势已完全不可阻挡!
【感谢关注,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www.DU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