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了那么多的诸侯争霸,咱们暂时把眼光转一下,放到一个此时已经显得不太重要的地方——东周王室。
实际上自从时代进入到战国时期,周王朝已经衰弱得不像样子了,特别是在秦国越来越强大,秦武公公开举鼎之后,周朝王室实际上已经是时刻看着秦国的脸色混日子了,曾经的天下共主变成几乎无人在乎的“边缘人”,实在是让人无比慨叹。
随着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结束,战国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此时的天下,除了齐、楚、燕、韩、赵、魏等六国还能勉强维持自身统治外,其他的各国都只能在强秦的威风下瑟瑟发抖,而周朝的国君也只能尽一切可能设法亲近秦国。这个“机会”在公元前257年韩、赵、魏三国与秦国相对抗时来临了。
发觉了三国的战略意图,周王便派出相国前往秦国,但是这位相国怕遭到秦国的轻视,走到半路就返回来了。而朝中其他大臣劝说相国:“秦国是轻视您还是重视您,这个还不能确料。秦国肯定是想要了解那三国的实情的,您不如赶快去拜见秦王,就说‘请让我来给您打探东方三国的变化’,这样子秦王一定会重视您。而秦王重视您,就表明还重视我大周,那么大周自然也就取得了秦国的信任。至于齐国对周的重视,那么早就有周冣和齐国联络好了,这样子,不论局势如何变化,我大周就可以永远不会失去与强国的交情。”于是周相国依计而行,一番斡旋之后,秦王信任了周相,发兵去攻打韩、赵、魏三国。
又过一年,秦国顺利攻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西周王室又害怕了,便背叛了秦国,反与东方各诸侯相联合,想要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不想等周赧王听信楚孝烈王,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他让西周公拼凑六千士兵,准备伐秦之时,六国许诺的一起行动又不算数了,赧王只得作罢。
此举被秦昭王知道后,派出将军摎领军攻打西周,赧王只得跑到秦国,叩头认罪,把西周此时尚存的全部三十六邑和三万人口全部献给了秦王。秦国接受了他献上的人口、土地,便让他又回到西周去了。没几年,赧王逝世后,周地的民众只得向东方逃亡,秦国顺势收取了九鼎和其他珍宝器物,又把西周公和宗嗣迁到狐地,周室已经相当于灭亡了。
自从文王建立周朝以来,周王名义上一直是天下共主。但是从周郑交质起,周王的实际管辖范围和实力已经降到诸侯的地位。从春秋时期开始到秦灭周朝,诸侯们经常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实际是称霸和壮大自己。等到这下秦国悍然灭周,说明周王的旗帜已经连象征意义都没了。古代中国自此不可避免的由诸侯征战走向了统一的步伐,而秦之灭周,可以说象征着由封建贵族执掌天下向封建官吏政治的转变。
而另一个事实是,经过春秋和战国长期的兼并战乱,中国社会越来越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老百姓经过如此长时间的颠沛流离,列国征战,也确实是到了该休养生息的时候了。就在这已经不可逆转的大势面前,时间来到了公元前246年,嬴政终于即位秦君,秦灭六国统一战争正式开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
在公元前238年,继位已经八年之久的秦王政彻底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在国内政治局势稳定之后,他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李斯、尉缭等能臣协助秦王制定了统一全国的战略策略。
总地来说,秦灭六国的战略有两个大方向,第一是乘六国依然混战之际,秦国“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这方面嬴政采纳了尉缭破六国合纵的策略,即“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从内部开始分化瓦解六国。第二则是继承历代成功的远交近攻策略,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实施步骤,李斯建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这一战略步骤又可以概括为三步走,即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最后各个击破、统一全国!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一场统一战争开始了。
秦国在正式发动攻赵行动之前,首先是以细作行动,挑起了燕、赵两国之间的战争,待两国战至酣时,秦国宣称援燕抗赵,开始了对赵进攻。秦军发兵三路,从西面、西北面、南面同时攻赵,其进攻的重点指向赵国南部,令赵军陷入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
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5年)冬,秦国大将王翦率军进攻太行山的战略要地阏与,将这个战略要地一举拔除,从而打开了从西面进取邯郸的通道;另一边大将杨瑞和军则进攻韩阳,顺利攻克,邯郸的西北方向也失去了屏障;而桓龁军则从南阳出发,攻占邺邑所属之安阳等地,至此,秦军已经成功推进了到邯郸之南,仅与赵国都城邯郸相隔一条漳水和少数城邑。
但是,各路秦军虽有三十万之众,但此刻却受到赵国二十万大军的顽强抗击,在攻占前述地区后,被阻于现地不得寸进,双方进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