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公是一位很悲催的国君,他在位期间,最主要的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君的宝座在进行,为取得和维护权力可谓不顾一切;为了谋求回国即位,他甘愿割让国土,但真的回到国内了,说的又不算数,更不用说对臣子的封官许愿了,这些做派让晋国在他在位期间的大国争霸中完全无所作为。www.DU00.COm而在晋国、秦国相继遭灾时,又以怨报德,企图依靠自然灾害打击秦国,再一次在道义上失败。韩原之战兵败被擒,只不过是前两次失败的自然延续而已。可以说晋惠公使晋国处干“失道寡助”的地位,不能与其他大国争衡,较一日之短长。
而造成惠公这样纠结的原因,正是远在异国的公子重耳;这一份威胁一直紧紧地压在他的心上,令他寝食难安、夙夜宵旰也没能真正做出什么像样的成就。虽然他也尝试过去除这份威胁,但种种原因综合作用之下,最终功败垂成。于是,可以说他是被重耳的威胁间接逼死的。
回说重耳来到秦国后,立即面见秦穆公,穆公表示依然愿意辅佐重耳回归晋国,夺取君位;但又旧事重提,要重耳即位后将昔日的河东五城,割让给秦国作为酬劳,重耳稍事考虑后,便欣然应允,双方正式达成协议。
这下大为满意的穆公,却又提出将自己最宠爱的女儿文嬴(已经嫁给过重耳侄儿晋怀公的那个)嫁于重耳为妻,此举令重耳大为尴尬,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博学多才的胥臣开始引经据典,大肆论述,总之表达一个观点,重耳娶此女没问题,重耳为了复国大计,也只得勉强接受了。穆公又将其宗室五个女子作为陪衬一起嫁给重耳,所谓一不做二不休,重耳也不再“挑食”,干脆全额收编。穆公看着重耳如此能够随机应变、委曲求全,更确信他值得自己投资了。
于是,在公元前前636年开春,秦穆公委派公孙枝,率领秦军三千,护送重耳渡过黄河,径向晋国而去。截至此时,重耳已经阔别祖国长达19年之久,从当初离开时的青春年少,已经变为了沉稳的中年。这条回家之路实在是有够漫长的!!
重耳带领秦军刚入国境,便立刻联络早已埋伏于国内的亲信力量前来接应,栾氏、郤氏、狐氏、胥氏、先氏等强族早已做好了准备,当下一呼百应,越向内陆走,聚拢的队伍越大。于是就在众人的簇拥和无数百姓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中,重耳大军开进曲沃,紧接着便朝于武宫,被众人拥立为君,而晋怀公早在文公入曲沃之前便已经逃亡高粱,不久在四面追兵中被杀身死;晋文公终于正式站到了他的舞台中央。
文公即位之后,为了巩固统治,命令追随自己一路的狐偃与赵衰协助制定国策,和建立新的国家制度,并将备案交由文公最终决策施行。据史书记载中这方面最主要的改革措施如下:“安排百官、赋职任功、弃责薄敛、施舍分寡;救乏振滞、匡困资无;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昭旧族、爱亲戚、明贤良、尊贵宠、赏功劳、事耇老、礼宾旅、友故旧。胥、籍、狐、箕、栾、郤、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政平民阜,财用不匮。”
这样的改革措施,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兼具开创性和适用性、实用性的典范,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文公的统治思想。可以说是勤于修政,励精图治!比如“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才”,这些政策的施行,在生产上,号召改进工具、施惠百姓、奖励垦殖;在贸易方面,降低税收、积极争取邻商入晋、互通有无,使得晋国的经济获得了巨大的繁荣动力。
同时,又“赋职任功”、“举善援能”,对“从亡者及功臣”封邑尊爵、拨乱反正,大量起用受惠公、怀公时代受到迫害的旧族,提拔才能佼异的新贵,笼络了新旧贵族,使统治者和利益集团和谐相处,国家一片和谐气象。
更致力于精兵强民政策,惠公朝之善者、取之,恶者、去之。晋文公认为晋惠公时代招募州兵及开垦私田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就将其保留。这些都成为晋国在文公回国后仅仅两三年就能实现综合国力质的飞跃的根本原因。
比如有一次在朝会上,文公问狐偃道:“减刑罚、松关禁、能使民善战否?”狐偃回答:“不能!”;文公又问:“赦囚犯、足民食、总该可以了吧?”狐偃回答:“尚不足,只有‘信赏严罚’、‘不避亲贵’才利于兵精民强。”于是文公下旨号召晋国广大贵族和官员前往田间劳作,并强调以日中为期,不想文公的亲信侍卫长颠颉姗姗来迟。文公竟挥泪斩颠颉之脊以明法度,文公与颠颉至交,颠颉受法震动朝野,从此晋国政纪、军令更加严明,直可说达到了“令行禁止”的程度,国力愈发强盛。
晋国在重耳回归的几年之后,便重回春秋强国的第一集团,故然和晋国本来的强大底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