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帝王枕边书的管理智慧> 正论十六(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正论十六(六)(1 / 2)

“正论”这个大章节结束后,就要开始全新的写作模式了,应该说是属于小说的味道会重很多,只在讲完一个段落的故事后才会有少量的评论和解说;把更多的管理智慧融入到鲜活的故事情节中去,第一次写小说,老男人还真有点惴惴的,希望各位读友继续支持哈:)在这边多谢喽!!

解说:

本章节咱们主要是诠释六大经典中的《乐经》和《春秋》中所蕴涵的管理智慧,首先还是先看看这两部经典的史实和由来关系:

一、先看《乐经》,关于《乐经》的流传,有多种说法;一种是认为,《乐经》已亡于焚书坑儒中的秦火;另一种是认为,《周礼·春官宗伯》之《大司乐章》为《乐经》;还有一种是认为,本来就没有《乐经》这部经。Du00.coM《乐经》已亡于秦火,此观点较为可信,采纳的人也最多。

二、再看《春秋》,《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后由司马迁续写;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它所记鲁国十二代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确,所载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比较,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足证《春秋》并非古人凭空虚撰,可以定为信史。

《春秋》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榖梁赤《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分别是《左氏传》30卷,《公羊传》11卷,《榖梁传》11篇,《邹氏传》11卷,《夹氏传》11卷。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榖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榖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榖梁传。

天开人文,鲁兴春秋;春秋这部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就是被人们称赞的春秋笔法。春秋最大的特点就是每用一个字,都是入木三分,有褒贬含义;后世很多的人在写作的时候,学习春秋的写作方法,用字用言,字字珠玑。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在古代中国,不仅说话要注意,连写字都要注意;在这样一个毫无言论自由的封建国度里,春秋就像是文人们的救命稻草,纷纷学习,纷纷著书,褒贬时事。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人文时代的开端,也是儒家文化的先声,中国思想文化的儒家传统是如何来的,不知春秋是无法知后世的;春秋还是一部那个时代的人性历史。春秋时期,泱泱大国就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了,人们开始有了礼,懂得了仁爱,大智大勇的智慧开始浮现;春秋正好记载了这个时代的人性的具体表现以及发展历程,也可以说,春秋是那个时代的人性历史。

然后,我们来看看这两部经典中的管理智慧:

首先谈谈《乐经》,非常遗憾我们今天再也没办法看到这部经典,但之前咱们也曾分享过关于音乐在管理中的运用相关内容(详见本书“反经十三(礼、乐篇)”),所以在这里只补充一个观点,在成语中有一个词——琴瑟和谐,在这个词中似乎就能够看到音乐在管理中的实用价值。

举个例子,相信各位都见过麦当劳的服务人员带小朋友们一起和着欢乐的音乐跳舞的场景吧?今天这样的街边集体舞时常会在美容美发店、餐饮店、时尚潮牌专卖店门口见到,俨然已成为一种时尚现象;而这两年不止一次看到的“快闪”乐舞表演,正在成为时尚。

而用在营销中的乐舞就更是数不胜数了,音乐无国界,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创造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