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文子》曰:“圣人其作书也、
以领理百事,愚者以不忘、智者
以记事;及其衰也、为奸伪,以
解有罪而杀不辜”。du00.com
解说: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体系,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它,我觉得这句比较合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道出了一千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最核心的诉求;有道是:
君不见、时至今日,多少莘莘学子悬梁椎骨苦不休;
君不见、七十七人出一位,国考大热来来回回不回头;
缘何?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惭愧,前面几句歪诗是老男人心里淤积太久的一个槽点,实在是“不吐不休”哈,希望各位不要笑话。话说回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时代”这个词汇热的要死,特别是结合当下互联网商务模式深度变革诸多行业的现实,更让我们诸多的企业家对于知识的渴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但真的书籍、知识的丰富对于我们就一定是好的吗?咱们还是先看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再做探讨吧。
中国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各级官员。
据史载,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又命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
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历史来到唐朝,唐朝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帝王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
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朝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后来,春风得意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
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后来的名臣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著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