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江河奔流> 堵人口甚于堵川 避胡狄天子东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堵人口甚于堵川 避胡狄天子东迁(1 / 2)

周朝传国八百年,天子的数量不算少,明君众多,光是圣人一类的君主就不少,桀纣那样的暴君很少见。Du00.coM

相比之下,周厉王算是周天子中的一个另类。说是暴君吧,倒也不是十分够格,所谓“厉”,也就是“严厉、出格”的含义。

周厉王十分信任、欣赏一个叫做荣夷公的人,荣夷公擅长为周厉王征收各种税赋,使得周厉王时期的财政收入激增,厉王十分喜欢。但是,这种肆意增加百姓负担的政策违背了西周建国以来的保民理念。

大臣芮良夫劝说周厉王:“大王,财物是天地间万物生长出来的,理应由世间的万民享有。作为天子,就应当引导万民获取财物,并且合理地将财物分配给每一个小民。如果天子与万民争利,那么,谁还会拥护天子你呢?荣夷公贪利,他引诱大王您独占财利,他不是一个好东西,大王要疏远他。”

周厉王不肯听从芮良夫的劝告,反而更加重用荣夷公,百姓们负担加重,怨声载道。周厉王听说老百姓在下面说自己的坏话,十分生气,就找来一个叫做卫巫的人,组织一些人监视百姓,听到他们议论周厉王,就把这些人抓起来,杀掉。

过了一段时间后,百姓们都害怕了,大家在路上见了面,熟人之间也不敢打招呼,只是相互交换一下目光,或者彼此点点头。

周厉王非常高兴,对大臣召公说:“我把大家的嘴堵上了,再也没有人敢胡说八道了。”召公很担心这件事,因为周厉王这样做,违背了周朝开国以来的重视收集民意的传统,他对周厉王说:“按照我们周朝的惯例,朝廷大臣有责任向大王提出不同的建议,国家专门鼓励乐官献上具有讽刺意义的诗歌,史官书写历史记载,来提醒天子记住历史教训,连那些盲人也有义务念诵具有劝谏意义的诗篇,所有这些制度都是为了纠正大王的过失。

百姓有权利、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意见,好比大地上有山有河,财物货用从这儿生长出来,老百姓的嘴可以说话,还好像是大地上有高原、平原、灌溉地、衣材食物都从这里生长出来。人民的扣可以发表意见,这是产生衣材食物的重要途径。

堵住老百姓的嘴,不让他们说话,好比是堵住大河的水,不让河水流动一样,河水被堵了,就会溃坝泛滥,灾难就会产生;老百姓的嘴被堵上了,后果更加可怕,人们说话,一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说出来的,假如堵住他们的嘴,谁还会拥护大王您呢?”

周厉王不停召公的劝解,一意孤行,导致众叛亲离,公元前841年,京城的老百姓发动暴动,贵族们都观望不动,士卒们也不肯解救,百姓围攻王宫,捉拿荣夷公,将他杀死,周厉王逃出都城,孤家寡人,没有人肯跟随他,他逃到野外,没有人去迎接他,更没有人去送去衣食,这个贪婪暴虐的家伙,竟然孤零零地死在野外。

这件事说明了,虽然贵为天子,如果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最终的下场是很悲惨的,作为国君,应该约束自己的欲望,而千方百计地满足和扩大属下包括百姓的愿望,这才是为君之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真的不错。

大凡一个民族,在其兴起的初期,其祖先披荆斩棘,克服种种磨难,最终发展强大,甚至能够建立一代新的王朝。

王朝建立的初期,国君们知道创业的艰难,辛苦维护自己的国家,殚精竭虑,不敢有所懈怠。但是,过了若干代之后,在温柔窝中长大的统治者,逐渐失去了他们祖先开辟疆土时的那种锐气,这种人一旦遭遇重大危机时,根本就没有任何应对能力,只能选择逃避。

周朝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雨,到了周幽王的时候,已经成了一艘破船,偏偏这条破船还很倒霉,遇上了暴风骤雨,更倒霉的是,这条船的船长竟然是一个笨蛋,这条船想不倾覆,都很难。

这个倒霉的船长叫做周幽王,他是周厉王的孙子,周幽王倒不是一个什么暴君,主要问题是他没有什么真本事。

周幽王在位期间,我国经历了第一次冰川气候,周幽王在位的第二年,渭水平原一带发生大地震,损失很大,人心惶惶,大家都认为,老天在警告人间的君王,人间的阳气出了问题,所以出现地震的灾异。

又过了一些日子,渭水、泾水、洛水同时干枯,周族发祥之地岐山崩塌,人心更加不安,大家议论道:“古代的夏朝,在洛水干枯的那一年灭亡了;商朝灭亡前,黄河发生了枯竭。现在渭水枯竭,难道是周朝要灭亡吗?”

古代的第一次冰川期来临后,北方草原的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化,牧草枯萎,牛羊死亡,游牧民族只好把希望放在向农耕民族的掠夺上。

北方的游牧民族叫做戎族,他们一股股、一次次地侵略华夏族,西周的力量在迎战戎族的过程中逐渐消耗,只好求救于诸侯。

求救的信号是点燃烽火台,刚开始的时候,各路诸侯还积极赶来救驾,可是次数多了,他们不肯兴师动众来了,于是,公园前771年,当戎族再次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