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逍遥江山> 2616章:不趋权势正因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16章:不趋权势正因循(2 / 3)

几个人,唯独杨他这个另类,年轻轻轻就为大明立下了不少功勋,安南,下西洋、开海禁、整治江南,北伐瓦刺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功勋,那些不服的文官儿虽看不顺眼,但也不能否认他的这份功勋,所以在威望上年轻一辈根本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再说在人脉上,内阁的三杨就不说了,武将这边英国公、成国公两大国公爷都对其赞赏不已,就连皇帝的哪儿也是时时称赞,更别说还有翰林院那一帮编修,庶吉士了,满朝文武百官除了老一辈的官僚,还真没人能与他相比,唯一差一点的才干,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杨大人没参与科举是不加,但人家那一篇状元文章可挂在翰林院呢,十年过去了,每一届的科举士子都还要用来参考作为写八股文的典范,还有那满朝文武差不多人手一本的《杨氏词话》的评论诗词文章,这些年有人骂他人品,有人反对他升迁的,甚至有人对他提高商人地位,整治江南提出意见,可难得是对于他所写的《杨氏词话》却很少听到骂声,更别说这几年京城的青楼当红歌姬所吟唱的词儿哪一个都算得上精品中的精品了,说没才干,除非那些没开眼的大老粗,否则还真没有人敢这么说,人脉、学识、威望、功勋从来都是官员入阁的条件之一了,所以对于杨大人入阁的事情,朝廷上下都明白,这只是迟早的事情,上一次之所以反对,并非是不服人家的才学威望,实则是一种嫉妒的心里罢了,如今人家二十万大军,非但一举扫平了瓦刺,就连黄金家族都接受了互市的苛刻条件了,论功勋满朝文武百官,除了老一辈走过来的官儿,年轻一辈谁都比得过,对于他入阁的事情,朝廷的官儿其实有这个认知了,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吧了。

“皇上,这事儿是不是太快了,微臣未必担得起这个重任?”杨峥思索了一阵,斟酌着词儿道。

皇帝哈哈一笑,道:“看你把你吓得,朕这么做并非是让你立即就担负起这个重担,而是让你有所准备吧了,就朕这身子骨还能支撑几年吧,在这之前,你啊就好好入阁学习吧,至于教太子读书这事儿,朕觉得你那个什么“采摭前代君人治迹”,编撰图书教授法子很好,等处理完了互市的事儿,就着手做吧?”

事到如今,杨峥只能轻轻叹了声,他知道宣宗是把这事儿定下了,再多说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况且入阁的的确他的目的,不为别的就为那些还在茁长成长的理念,他都要入内阁走一趟,不然让他就此放手,他还真没有这个勇气于是他缓缓道:“皇上既如此信得过微臣,微臣若是不答应,就有些不识抬举了!”

皇帝道:“朕就知道你会想明白的,太子交给你朕放心了,这几日你抽个空儿给太子上一堂课吧,摸索一下总是好的。”

杨峥点了点头道:“微臣明白!”

说完了共事,杨峥又陪着皇帝说了一些话儿,就站起来告退了,皇帝难得的站起来将其送到门口,也不知想起了什么,忽然压低了声音问了声:“杨爱卿,依你看朕设置这个内书堂可好?”

杨峥看了皇帝,又小心看了一眼四周,心里有些警惕,这里虽说是皇宫,可皇宫除了皇帝的嫔妃外,最多的就算是太监了,这些太监比起了锦衣卫可一点不逊色,他实在没把握自己的话会不会传到太监的耳朵里,虽说今日的太监实力尚未达到前世流传的那股境界,但不否认自从永乐初年太监被重用,但宣德初年,皇帝用太监来压制日益强大的文官集团,太监的实力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说那些重要部门,就是官职上也开始不输给外面的文官了,加上这内书堂将近十年来请的都是当朝的大学士,学问是一等一的,经过多年的熏陶,这帮太监的文字水平可不是当初大字不识一个的奴才了,许多的太监学问丝毫不输给那些十年寒窗苦的学子,皇帝用起这些太监来可谓是得心应手了,但宣宗毕竟是明君,见识气度不输给历朝历代任何一个皇帝,在用于不用的问题上,也并非完全凭个人喜好而来,杨峥加上三杨的那一番话也并非一点触动也没有,此时仔细回想起来,或多或少有些感悟,只是一时犹豫不决而已才有此一问。

杨峥心头摸不着皇帝的意思,但碍于两世为人的身份,提前知晓了这些太监日后的所作所为给大明一朝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会儿也顾不得自己这一番话会不会落到了太监的耳朵里,咬了咬牙道:“皇帝设置内书堂的用意是好的,只是皇帝忽略了一点,再这么下去,这内书堂怕是成为皇上百年之后最为后世话柄之一了?”

但凡明君或多或少在意自己百年身后的名声,明君如唐太宗也因杀了兄弟,担心后世名声不好,逼着史官玩起了暗度陈仓的游戏,把玄武门之变都通过文字加以修饰,据说前后共修改七次就是不想让自己落下一个杀兄杀弟的骂名,后世皇帝无论是昏君还是明君在这个问题上都一致的心思,所以杨峥这一话算是说到了宣宗的痛处了,皱眉道:“此话怎么说?”

既已开了头,杨峥也就不在乎了,只是语气一如先前的低沉:“太监不得干政,不得读书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永乐的时候虽有些改变,但也只是让太监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到了陛下这会儿,先祖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