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书友们对湖南的争议比较大,这里说说我的看法,说湖南人历史上保守不是从在下这里开始,恐怕也不会到在下这里结束。我觉得湖南人大部分属于比较率直的那一种人,或者说比较理想化,守旧的时候是真守旧,革命的时候也是真革命,他们认为对的事情就要去做。在十九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真正能够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仍然坚持传统的思想,所以在本书中湖南人革命性的一面还没有体现出来。而且作为一股与主角对立的势力肯定会有些不讨好,如果有人觉得本书中湖南人的形象不能让人满意还请参照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本书的设定。
转载一篇关于湖南的文章,个人感觉文中对湖南人的分析还是比较准确的,而大家的辩论基本上是各自抓住了一对矛盾的一面互相攻击,结果只能是鸡同鸭讲-
湖湘文化二重性散论——
蒋海松——
洞庭波涛八百里,湘楚文明数千年。湖南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人们对形成并传播于湖南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一般称为湖湘文化。而在南宋时期,朱熹就曾提出过湖南学、湖湘学的说法。近年来随着文化热的兴起和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湖湘文化也有着更深的认识。但遗憾的是对湖湘文化的探索都以积极的肯定为主,相对而言,而对其缺陷的反省不多。任何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地域、人文条件下形成发展的,在反映特定历史、地域、人文优势的同时也反映了特定的局限,因此文化都具有二重性,湖湘文化亦是如此。有鉴于此,笔者拟就湖湘文化中容易为人所忽略的特征作一些探索,以在挖掘弘扬其积极健康的文化精神的同时反思荡涤其消极迂腐的文化糟粕,将湖湘文化发扬光大,再创湖湘文化的光彩与辉煌。因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原则及传统相对复杂,笔者拟另作探讨,现就湖湘传统中的开放变革与保守、爱国与泛政治化、大气与偏狭、雄健与唯意志主义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以求教于方家——
(一)-
湖湘文化中富有求新求变的变革精神和汇纳百川的会通精神,但同时湖湘人的保守与封闭,排外的意识也较为突出,两者貌似奇怪地聚在一起——
湖湘文化传统中的求新求变的变易精神贯穿始终。远溯至屈子,他是因为坚决主张变法修度、改革内政而受谗流放到湖南的。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上接《周易》的变易哲学(《周易》主张阴阳相推,变动不易1),下开湖湘文化的变革精神。周子云:生生之谓易、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2,认为应从物质运动中去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船山学说以主动论为基石。他说:《易》曰,变通者,时也,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3甚至将动提到道之枢,德之牖的高度,主张天地之变化日新。4船山的道器观认为道存于器,无其器则无其道,器变则道随之而变。道莫盛于趋时5。魏源继承其变革思想,坚决主张变法气化无一息不变者也……势则日变而不可复也6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7至维新变法期间,湖南成为变法的中坚地带。最激进的谭嗣同高呼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先天不新,何以生?地不新,何以运行,日月不新,何以光明8唐才常也反复强调变法的重要性,以为不变速亡,变则速强。9湖南作为内陆省份,在近代却成为向西方学习的前沿地带,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洋务运动的曾国藩、左宗棠,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家曾纪泽、郭嵩涛都诞生于湖南,这与湖湘文化的变革精神息息相关。有趣的是,近代的顽固守旧派也并非一直顽固到底,如反对维新变法的头面人物王先谦,晚年热心创办实业,居然成为近代湖南文人下海的第一人-
与变革思想相关的是湖南文化传统中开放的思想内涵、海纳百川的会通精神。湖湘文化兴起之初便表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周敦颐立足儒学、融合佛道,其思想有三教合一的特点,他援道佛入儒,确立了理学会通百家的学术取向及理论框架。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胡宏并非湘人,而是闽人,湖湘人奉尊其他省份的人士为湘学创始人,其开放的胸怀亦可见一斑。南宋时期,朱熹、张拭的朱张会讲开创了不同学术观点和不同学派会讲的先河。朱熹由此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而湘学学术思想也因为朱张会讲而发生了大方向上的转移。至明代王阳明来湘讲学,湖南甚至兴起了楚中王门。王夫之是湘学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六经为我开生面,其学说汇通百家,博大精深,采百家之说,集千古之智,成为湖湘文化会通精神最杰出的代表,以至有人称赞他云洞庭之南,天地元气。圣贤学脉,在此一线。湘学也并不是纯粹的地理概念,它在历史变迁中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特点以涵养和丰富自己。同时也不断处向交流而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而许多学者也主张,湖湘文化本身是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融会贯通的交汇点。湘学专家朱汉民教授曾指出:楚文化的产生,就是中原文化与苗蛮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湖湘文化的产生,也是中原的儒家文化与本地的楚文化遗存相结合的结果。以儒家文化为正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