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冀公张功远的原话。
抵达西京的众多世家官员中,冀公张功远是最后到达的。他到达之后听说了萧太后的举措,立即进宫,指着萧太后的鼻子就骂,说她是“汉之妲己、褒姒,乱国之源”!
气的萧太后差点命人将他拉出去杖毙。不过张功远毕竟是三朝元老,而且是帝国公爵,太后位虽尊崇,可也不敢动他,只对太医院说:“冀公年老糊涂,得了失心疯,嘱咐公府好生看养,不要到处走动了!”
就这一句话,冀公就被软禁在府中“静养”
吴公如愿以偿地攻下了帝都。但是,蛟龙卫上下却没有一个人露出欢喜的笑脸。包括吴公在内。
皇帝没有抓到,他们失去了大义的名分。潼关失守,麾下第一海战猛将洪日轮居然死在了陆上,这不能不说一个绝大的讽刺。而蛟龙卫士卒进城之后就算再懵懂也发现自己“助纣为虐”了!蛟龙卫都尉一级军官普遍有了厌战情绪他们实在很难接受从“靖难功臣”到“谋逆汉奸”的身份转变。
面对这种局面,蛟龙卫上下又对接下来何去何从发生了巨大的争执。一部分吴公的死忠认为,事已至此就该一鼓作气打到西京,彻底将皇帝控制在手里;而另一部分则认为现在最好改朝换代,当一把开国功臣的瘾。
虽然不想说,但谁也知道后者是已经自暴自弃了。
正是基于这种争执,在攻破帝都后十余天,蛟龙卫都没有任何动作。吴公也将自己关在吴公在帝都的别院里没有出来。
没有人去住皇宫。蛟龙卫甚至连皇城都没有踏足里面没有皇帝,这地方也没有任何值得人留恋的。
其实很多人做一件事的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就像吴公造反,说的深入点,也没人清楚吴公到底要什么。
当皇帝吗?吴公已经年过六旬,说的难听些算是半只脚都踩进棺材里的人,干嘛还当皇帝?就算他之前以清君侧为名拿住了幼帝,那也只能当首辅,这皇帝还是轮不到他。
既然不为了当皇帝,吴公好好一个帝国公爵不做,为什么要造反?
到这个时候来谈论吴公的初始动因似乎有点迟了,但却又不得不提。因为这已经是所有蛟龙卫士卒的疑问。甚至连文麝、杜巍等死忠都不禁要问这个问题。
可是吴公将自己关在别院里,由他的亲卫看守,谁也不能进去看他。赵信是亲卫队长,对于任何人都是不讲情面的。
直到第十五天,一直驻扎在东河卫城的赵匡胤派人往吴公别院里送了封信,也不知道信里说了什么,第二天吴公竟然就出来“见客”了,并且以最快速度叫赵匡胤入城见他。
赵信在东门见到了赵匡胤。
十余天不见,赵匡胤似乎消瘦了一些,但精神还是不错,他身后的百名亲卫也是精气神昂然。
“九重,你到底跟殿下说了什么?”进城的路上,赵信实在忍不住问道。
赵匡胤骑在马上,漫不经心地道:“也没什么,我只是猜到了殿下现在最着急的事是什么而已。”
“嗯?什么?”赵信疑惑。
赵匡胤笑了笑,道:“名分和大义!蛟龙卫虽然攻下了帝都,但是根本没人听我们的。整个帝都还处于混乱和无秩序状态。殿下现在最缺的就是管理帝都的名分大义!”
赵信道:“这我也知道,那你是如何帮殿下的?”
“呵呵,我只是在信上写了一个人的名字,殿下一看便恍悟了!”
“一个人的名字,谁啊?”
赵匡胤突然挺直了腰,好像整个人都飞腾起来一般,意气风发地说出一个人名。
“淄川王刘珂!”
如果说帝都是座空城,恐怕没人会赞同。吴公并没有扯旗造反,只是说“清君侧”,攻破帝都当日也没有说“大肆掳掠”,所以整个帝都还是有百姓居住的。初步统计不下百万人口。
既然有人生活,自然免不了集市。事实上,蛟龙卫只是接管了城防,对于内部是秋毫无犯。但因为洛阳府尹都跑了,所以整个市面上显得有些脏乱,更少不了一些小偷小摸存在。大体来说,整个帝都的百姓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
那些跟着皇帝“西狩”的人却没有这种好运了,他们在蛟龙卫的追击、和飞骑卫的阻击中不断被误伤,更有累毙于途的从这点来说,还真不知道这些人是算被吴公害死的,还是被皇帝害死的。
赵匡胤走在街上,周围的百姓纷纷躲避,看向他们身上蛟龙卫的铠甲时,很多百姓还鄙夷地躲过眼去。虽然他们没说,可那种鄙薄和歧视却无法掩盖帝都百姓早就把这些蛟龙卫的士卒当成叛逆了,又怎么会给好脸色?
记得上次西征归来时,也是走的这条街,那时候的百姓簇拥着他们,欢呼着英雄的名字,那场面再与现在对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心里那份折磨实在让赵匡胤有些酸楚。
这时,街边突然冲出一个扎着小发髻的男孩儿,手里捏着一块石头朝他们扔过来,童稚的声音骂道:“坏人,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