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最宽处两百米,有六座石板桥横亘其上,其中最高最大的一座称为天桥。运河最窄处也有一百米,设有码头七个。每个码头上都盖有两座对称高耸的塔楼,楼高六丈,可屯兵一千。塔楼下就是密密麻麻数之不清的楼宇仓库。
壮阔的运河上,千帆竞渡,百舸争行,往来如织。银白色的帆在太阳下闪闪发光好一派盛世豪华景象!
雒阳城的中轴线是在整个都城的偏西部分。定鼎门大街直从南边的天阙门直通内城。内城就是皇城,皇城周围有一条一百米宽的护城河,河上架有高桥。
汉人遵循“天人合一”思想,使雒阳城遵照“天上七星,地上七天”的原则,建有天阙、天街、天河、天桥、天门、天宫、天堂七个地标式建筑。而且这七个地标分别与北斗七星相对,是雒阳城的标志性建筑。
洛河作为主要的运河,其南北两岸分别设了北市和南市以及西市,尤以南市最为繁华。在南市各坊之间,胡商遍地,商馆多不胜数。宛如回到现代的上海黄浦江畔。
在洛河的东西岸,则是连绵不绝的房屋聚落,各种街道宛如密密麻麻的蜘蛛,铺成在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一路行来,邹燃的眼睛都不够用了。他没有想到,在古代也会有这样一个让人感觉都市气息如此浓厚的地方。街上行人自信饱满,胡人商队点缀其间。在这里每个汉人都是那么兴致高昂,面对外国人总是有一种泱泱大国的气度存在。
雒阳九门,指的是外城的九门。而在内城中还有九门。邹燃随着刘全从天阙门进入,沿着定鼎大街直向内城行去。穿过天桥走到天门,天门之后就是皇城。
皇城城墙高二十一丈,比外城城墙足足高了两丈。取“北斗七星三上台”之意。到了这里,身穿圆光铠的军人渐渐多了起来,城楼上更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戒备很是森严。
邹燃站在皇城城墙下,人还不足城墙脚下的底砖高,一种渺小的感觉油然而生。到了这里,他们就不能再骑马了,将马交给天门守卫,然后徒步进入。天门守卫会依据马臀上的印记将马匹送还所属驿站。
很多人会把皇城和紫禁城混为一谈。事实上,皇城是行政院、检察院、枢密院办公所在地,帝国整个中枢都在皇城之中。紫禁城才是皇帝居住办公所在,它在皇城的正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宫殿式群落,内阁就设在紫禁城东南角的文华殿。汉烈帝时期增设的军部则在西南角的武英殿。
皇城之内却并非如邹燃所想那样戒备森严,而是如外城一样繁华热闹。商铺林立,各种迎风招展的招牌帘幌高高挂起,不时有商贩在沿街叫卖。不过相比起来,皇城中的胡商要较少,不似外城那样多。即使有胡商,也是一些穿着非常华贵的贵族商人。
刘全告诉邹燃,能在皇城中做生意的,也都是一些有实力的家族罢了。
从天门进入之后是笔直的神宫御道。御道两侧对称分布着各种建筑,最高的建筑有六丈,差不多是二十米,最矮的也有十米。端是豪华万千。
经过了最初的那些商铺之后,远远的,邹燃已经能望见巍峨的紫禁城。高耸的殿宇和蓝天混为一色,象征着无上皇权!
在皇城商业区后,有一排气势威严的衙门式建筑。仅大门就跟城门似的,门口还有宫禁守卫,一望便知是各部办公所在。
在刘全、赵毅、曾伟的带领下,他们一路上几乎都没有停留,直直的来到了一座高耸巍峨的重楼前。朱红色的大门上用大大的隶书写着“枢密院”!
看见到了地方,曾二牛才长出一口气,道:“俺地娘咧,总算到了!快累死我了!”
邹燃也深有同感。他们午时到的雒阳城外,从天阙门进来之后几乎是一路不停,直驱皇城,可真正到达枢密院却已经是酉时,足足走了三个时辰,六个小时!
若是路上跟现代的北京城一样老堵车,那也就罢了。可问题是路上虽然行人如织,但总体来说行进的还算顺利,没有耽搁。花了这么多时间才到这儿,邹燃只能怪这雒阳城太大了!难怪西山卫城驻扎了那么多禁卫军还不够,还需要增设宫禁军,这雒阳实在不愧是世界第一都!
刘全、赵毅、曾伟三人倒是气定神闲。他们早就有所预料,所以毫不惊讶。
曾伟道:“赶紧办手续吧,酉时三刻枢密院就该下职,再耽搁下去就要拖到明天了!”
下职,就是下班。一路上邹燃已经知道,这帝国三院的上下班时间和现代差不多,早上巳时,也就是现代九点上班,酉时三刻即下午六点下班。
在门口通过检验军籍铭牌,宫禁守卫才放他们进去。都是禁卫军,但人家宫禁军的神情和气质和腐化堕落的西山禁卫有所不同。刘全说,这些宫禁军都是从雒阳四个卫城里挑选出来的精锐,和西山禁卫是不同的。
枢密院的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一个叫高览的枢密院行政参谋将他们带到了一间办公室里,然后给他们一份食邑图谱,让他们在里面挑选食邑地点。
在路上,邹燃和他们就商量好了,把食邑地方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