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有何合适之选?”
姬光道:“其他利器形制太长,难以携带。我这里有先王赐给我的一把‘鱼肠’短剑。形似匕首,长不满尺。先时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造剑有五,其中三枚献与吾国。一把便是‘湛卢’,一把‘盘郢’,再就是这把‘鱼肠’了。先王见我甚是喜爱这把鱼肠短剑,就赐给我收藏。此剑虽然形制短狭,但是削铁如泥。我时常把它放于床头,作为防身之用。此剑这些天连夜发光,莫非将食王僚之血耶?”说完从身上取下鱼肠之剑,与专诸一观。
专诸双手接过,见此剑长约7寸,纹饰简略,剑柄约3寸,剑柄之上有欧冶子铭文。剑锋如水,寒意森森。
专诸大喜道:“此剑名不虚传。就算吴王穿上十层狻猊之甲,又有何用?此剑必能称愿!”
伍员对子文道:“如果专诸得手,子文就率领甲士突杀而出,但是要特别注意,因为是在室内相斗,王僚的卫士基本都是用的长戈,在室内不好施展,而你和甲士们一定要使用刀剑之类的短兵器才便于室内格斗。我听说公子的门客无宇改进了铠甲和盾牌,这次伏击的甲士全部使用这新式的盾牌和铠甲。总之,所有为此而准备的贮备力量都要为这次行动服务。”
几个一直商议到深夜,谋定行动的计划之后,姬光一边派密探四出,去前线打探军情,掌握掩馀和烛庸军队的移动情报和庆忌、季札出使的消息和行程。
第二日,专诸要归家别去。姬光把那柄鱼肠短剑相授,流泪说道:“我们众人之性命,都悬于你手。这一天我苦盼了十余年,成败在此一举!你在家等我的消息罢。”
专诸道:“王僚必能杀也!公子掩馀烛庸被困,太子庆忌出使,王僚势单力孤,不死何为?只是在此死生之际,我不敢自专。人言:生命发肤皆受于父母。而吾母在堂,不敢不孝。我当禀过老母,伸公子之志,然后方可行事。”
姬光向专诸拜了三拜,涕泣道:“弟所言极是。如伯母有违,姬光其心何忍?弟可自行定夺,我绝不怪你。”
专诸与姬光别过,自回家见母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