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失踪遇险的这些日子,汉军营中大乱。有人说刘秀在战乱中身亡,虽然未准,但是群疑难释。吴汉说:“你们怕什么?大王兄长的儿子现在在南阳,还怕没有君主吗?”这些话让人们稍稍平和了些。但是刘秀的女人——郭圣通确是十分担心,那是男人啊,又是在乱世之中,一旦有个什么闪失该怎么办?终于听说刘秀在范阳平安无事,这才放下心来,亲自来到范阳看视,从此一步也不肯离开刘秀。而四方散乱的兵卒也渐渐聚集到了范阳,形势好了很多。而尤来兵等各军不知汉军虚实,不敢轻进,随后逃走,被汉军赶上,在渔阳一带几乎全歼。从此北地略定。
由于刘秀失踪,引起军中大乱,众将都有早定帝位的意向,各人经过私下商议,决定劝刘秀称帝,以安众心。马武于众将中随刘秀最久,资格又最老,邓禹不在最有发言权的就是马武。马武此人忠诚有余,智略不足,说话又不讲求方式方法,上来就直截了当地说:“如今天下无主,只要有一个圣人乘时而起,哪怕是仲尼那样的人为丞相,孙武那样的人为大将,恐怕也不能对他的威信产生什么影响。这是一个机会,错过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况且正位对您的大业有很大的帮助,不然将置刘氏二百年的社稷于何处?你不当天子,那么谁是乱臣?你有什么理由去攻打别人呢?”
刘秀心里很高兴,但是又不太痛快,这种大事是三言两语就能决定了的吗?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你怎么贸贸然就提这种事呢?于是很不高兴地说:“将军何出此言,说这样的话就该斩首。”马武一见拍马屁拍得不是个地方,灰溜溜地退了出来。
事情就这样搁置起来了。
这一年的四月,蜀中的公孙述自立为天子,这一事件轰动全军。虽然这个乱世之中自立为王的不在少数但大多是刘氏宗族的人,刘氏以外的自立为天子还是除王莽以外的第一次。刘秀行军到中山,这些领兵的老头子们忍不住了,都想外姓都自立为天子了,我们大王是刘氏宗亲,天皇贵胄,难道不能名正言顺地即位为天子?既然一个人说不行,那就大家一起上。于是这帮坏事的老头子们一起来到刘秀面前,跪在马前,苦苦进言:“汉遭王莽,宗庙废绝,豪杰愤怒,兆人涂炭。王与伯升首举义兵,更始因其资以据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统,败乱纲纪,盗贼日多,群生危蹙。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拔邯郸,北州弭定;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上》)刘秀其实是心里非常愿意的,但是这些老家伙未免也太多事了吧,每每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进言于是绕路前行。
等到队伍行军到南平棘的时候,落队的人几乎都到齐了什么王邑啊,青虫等人都追上来了。这一天耿纯忽然请在营的诸将都到他的营中,说是他的五十寿诞之日,请人前去喝酒。所有的将军都请到了,唯独没有请刘秀。
李出尘万俟风是刘秀手下最得力的军师,自然是被请到了;青虫听说他们要去吃喝,磨着李出尘带他去,李出尘被磨不过,只好同意。
酒过三巡,耿纯却对大家说道:“今天实际上并不是我的五十大寿,我的五十寿辰在明年的正月。今天实在是有事要与大家商量,恐怕大家不肯来,故此托名五十大寿。”
“老将军有何事相商,而托名寿辰?”
耿纯叹了口气,说道:“我不是为别的,是为了咱们大王称帝之事。大王乃刘氏宗亲,德配天帝,受到群下拥戴,理宜即天子位。无奈我们几次进言,大王皆不采纳,此乃老夫深以为忧之事。请各位来就是要商议一个万全之策,使大王顺利即位。”
深知内情的几个人也叹了口气,刘秀两次回绝,要说动他谈何容易?不过集思广益,应该能想出什么好的主意来。
那些机灵的人都把目光转向李出尘和万俟风,心想你们是大王平时最信任的人了,这种事你们该多出份力才对。李出尘何等机灵,岂能不明此理?不过他也没什么特别的办法,这些人心方面的事,他知道得也不是很多,况且是帝王之心。于是推辞了几句,矢口不肯说话。万俟风也不是傻子,虽然他也很想说动刘秀称帝,但是万一说不动,岂不是在众人面前露怯?因此两个聪明人一个一问三不知,一个顾左右而言他。
看这些人的样子,正在席上大吃的青虫“嗤”地一声笑了出声。这一笑引来无数道目光,那些目光都带着探询的意思——这都是事关社稷的大事,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好笑的地方来。
青虫见人们都在看他,也不吃了,朝大家说:“我笑你们笨啊!天底下有哪个肯不当皇帝的?嘴上说不行,其实心里着实愿意,只是你们用的方法太拙劣,有点让人下不来台,反倒弄巧成拙了。”
马武心中不服,因为他根本就不大瞧得起这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家伙:“你说我们的方法拙劣,不知道拙在何处?”
“拙当然是拙了。拙在你们不懂得把握时机,在时机没成熟之时提前下手,如果再过个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