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魂归辽叶河> 第62章 魂系七里坡(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魂系七里坡(1)(1 / 4)

那年,中国的政治形势是令人捉摸不透的,当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气势磅礴、成效显著的时候,全国范围内的“评水浒批宋江”活动却进行得如火如荼。

肖国庆在县委宣传部组织的大块文章,有时也在捉摸不定中让人感到无形的压力和焦虑,毛主席都说了,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修正主义。

县委书记唐国发放缓了宣传部的理论宣传步子,他担任过省报政治处主任,政治嗅觉比以前任何一位县委书记都灵敏,他放缓的目的是想待风向明朗后再亮出自己的旗帜。

由此,他提出宣传部的人员下农村基层体验生活搞调研。

肖国庆回到辽叶河公社搞调研,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调研提纲,他干脆回到了七里坡,他急切想做的就是将李勇备下的石料盖成教室。

肖国庆又住回了知青屋。与冉广兴、蒋麻子一起对修建雷祖庙小学所需的材料和费用进行测算。最后商议决定,所需木材由光明二队解决,做活的工匠不给工钱,每天补贴二斤苞谷,苞谷仍由光明二队“试验田”里的收成分摊,修建学校的工匠由各生产队平均摊派。

可有的生产队仍感不平,发牢骚,不愿出工,提出以各生产队上学的孩子多少为据摊派工匠。被冉广兴叫到大队党支部对其怒不可遏地大骂一顿后,乖乖地派出了工匠。

开工前一天的夜晚,伍诗银悄悄地来到雷祖庙小学原址,他点燃了香烛,为建设开工做了道场。老人在风中颤颤巍巍地念诵着经文。其实,他内心在真诚地祝愿修建过程能平安、顺利。同时,也为孩子们有了新学校而由衷的祝福。他曾在这里教过孩子们识字,可他更知道修建学校不容易,为了这学校,李勇那么忠厚的好人也早早地离去了。他没忘记,在他最受磨难时,七里坡的三位知青对他的关心,他虔诚地为李勇念诵着超度经文,愿他早日走出苦难,来世重获幸福。

雷祖庙小学重新修建期间,肖国庆一直蹲在现场,他反复强调着质量和安全,因为这里以后每天有许多孩子坐在这里面。他对那每一块条石、片石都充满了感情与期待,那是李勇用血汗和生命换来的,能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筑起知识的天堂。

七里坡的人都自觉地加入了进来,他们不要任何报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一起完成李勇未遂的心愿。这也是为孩子们的将来做善事。

肖国庆为这事写了一篇名为《雷祖庙上那通往知识天堂的走廊》的文章。他将那每一块都带着李勇血汗的石块写成了一个个充满生命的精灵。朴素的山里人没花国家一分钱,用自己一双勤劳的手,为孩子们筑起了一条通往知识天堂的走廊,他们通过这条走廊,定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肖国庆的报道在全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县委书记唐国发亲自听了肖国庆的汇报,他为李勇的事迹所感动,立即召开了县委常委会,他提议追认李勇为中共党员。同时,还将王永洁转为了正式教师,并要求县文教局将雷祖庙小学纳入县里计划内的学校,他亲自将雷祖庙小学更名为光明小学,还撰写了校名。还吩咐县委宣传部专门撰稿在省报上发表了七里坡农民群策群力自建学校的纪实报道。

七里坡自力更生建学校的事迹引起了一位中央领导的重视,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让永平县的名字出现在全国第一大报上。唐国发书记还去省城做了事迹报告,李勇的事迹让听报告的人们感动得热泪滚滚。

省委主要领导听后,指示要追认李勇为烈士和优秀党员,并号召全省知青向李勇学习。因李勇事迹让永平县委书记唐国发接受频频采访,他的名字也为人们所熟悉,永平县及唐国发因七里坡和李勇事迹而出了名,受了益。

唐国发做梦都没想到,他会因七里坡一件不经意的小事而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他被提升到万川地委任副书记并分管文教卫工作。离开永平县之前,让肖国庆“火线”入党,并提升为宣传部副部长,这也许是他对肖国庆那篇引起反响报道的回报。

七里坡的光明小学落成典礼时,县委、公社来了不少领导,他们惊叹这座全用石块砌墙修建起来的学校,那么坚固、朴实,就像是一座古典式建筑,挺立在山岭上特别显眼。

有人还说,前人能在这里修庙,那肯定是上风上水的好地方。从学校大门前,可俯瞰山下的田野,还真像一幅立体山水画,令人遐想无限,这样的教室冬暖夏凉。雷祖庙小学的教室可还真算得上全公社最好的教室了。

那天,肖国庆、冉广兴要秀芝在落成典礼上讲话,秀芝在台上站了良久,泪水无声地从她眼里滚了下来,哽咽着讲了一句话:“学校的建成是七里坡的光荣,是孩子们的幸福,祝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说罢,向台下的领导和老师、学生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台下,掌声久久未能停下来。

那一年,政治形势变化很快,全国“大整顿”由热烈的赞扬一下又变成“只促生产,不抓革命”了。

当七里坡的冬粮播种结束时,全国正在开展的“三项整顿”,突然一下改成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