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民国第一军阀> 第142章:杂交水稻,出口增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杂交水稻,出口增长(3 / 4)

国际市场上的生丝价格暴涨。

桐油出口则下降了30%,但中国国内对桐油的需求量却猛增了好几倍,因为中国的油漆制造业再加入了传统的桐油之后,油漆不仅亮,而且不怕水烫。

之前美国亮漆是国际上销售得最好的油漆,但自从中国的油漆进入国际市场后,美国亮漆迅速被打败。

国际油漆市场在中国油漆的高质量下逐渐被中国所垄断,因此桐油出口数量下降是正常现象,而随着油漆制造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桐油的需求量迅速增长。

茶叶方面的出口在这一年增长了60%,首先是欧洲各国忙于战争,印度茶叶的销售出了问题。

再则印度茶叶的包装、质量都已经被中国茶叶逐渐甩开,特别是包装上毫无可比性,包装精美的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极为热销。

至于棉花,中国此时11%的耕地都用来种植棉花,棉花种植面积将近两亿亩,但此时中国的纺织业毫无悬念的开始横扫全球市场。

中国纺织品出口数量因为英国陷入战争而暴增,棉花不仅没办法出口,反而从俄国、东南亚、印度地区进口了许多棉花。

中国纺织业的规模每天都在增长,其高效率的纺织机械远比任何国家的纺织机械都要先进。

中国的纺织机械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用电的。而此时的英国和美国,都还是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蒸汽机作为动力,动力传输很不稳定,首先质量上不如中国的纺织品,效率上也不行。

而且中国的纺织机械是非常先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和其他国家的第二代工业革命所诞生的纺织厂相比,效率依旧要高出50%以上。

如果和用蒸汽机的纺织厂相比,效率起码是两倍以上。

随着中国纺织业的不断发展,纺织机械也越造越大,一个劳动力的纺织效率也不断提高。

一个工人所能操作的纱锭的数量越来越多,转速也越来越快,中国纺织业生产效率还在不断的提高。

在国内,纺织业已被江渝的财团全面垄断,这个行业已不是民间资本所能挤进去的了,就算是当前的纺织品价格高涨,使用传统纺织手段也有盈利,但是棉花供应被财团垄断了大部分,因此只有一些民间纺织厂零星存在,等欧战结束之后,这些纺织厂的命运将是倒闭。

出口到国际市场的纺织品当中大部分都是中国的纺织品,中国纺织品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占领国际纺织品市场。

在这个年代,传统的纺织业依旧在工业当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美国有钢铁,中国有纺织品。

在美国钢铁横行的时候,中国的纺织品也在横行。

中国除了在钢铁产量上比美国少之外,其他的产业大多因为人口和更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原因,迅速超过了美国。

特别是随着中国打通西部的贸易路线,中国将出口给协约国的军火从西北运入中亚细亚,然后运到伊朗港口,再又英国商船装船从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然后抵达法国港口。

这一路线大大缩短了贸易距离。

而此时的大西洋,已经被德国潜艇变成了死亡之海,在德国展开无限制潜艇战之后,英国商船在大西洋上损失极为惨重,六个月内就沉没了400万吨商船,大大小小船只被击沉1200余艘。

在这样的死亡威胁下,英法开始考虑加大从中国的物资进口。

随着中国能将货物运到伊朗沿海,从中国进口的速度反而比美国更快了,中国为了对欧洲出口,正在热火朝天的抢修铁路。

大量俄国难民、日本俘虏在中亚细亚地区日夜轮班的埋头苦干,铁路线被分成五六段一同建设。

修铁路的物资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运来。

同样也有很多中国工人在现场,不过他们拿的工资显然是最高的,并不是哪个工人都愿意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修铁路,所以他们的工资每个月是5元炎黄币,相当于10块银元。

在这样的分段、日夜赶工的抢修之下,从西北同往伊朗沿海港口的铁路仅仅用了六个月就竣工了。

与此同时,中缅铁路也正在抢修之中。

中缅铁路的抢修出了点问题,那就是缅甸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疾病、传染病多发,好在中国的医疗水平不低,药品更是不缺,这才解决了这些问题,没有发生像法国人修中越铁路时死了二十多万人的惨剧。

中缅铁路直到16年上半年才修通,工程花费比西北修到伊朗的那条铁路还要高出两倍。

随着西北铁路修到了伊朗,西南铁路修到了缅甸,中国的对欧出口变得非常方便起来,同时中国与俄国接壤,俄国的订单几乎都被中国所包揽。

通过对协约国的出口,中国随后也获得了中东地区的石油勘探权,英国用极为低廉的价格,把阿富汗、伊朗的石油勘探权让给了中国。

此时的伊朗并未被英国彻底占领,只是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不过中国要想进入伊朗,还是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