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民国第一军阀> 第142章:杂交水稻,出口增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杂交水稻,出口增长(2 / 4)

当然相比后世中国几百上千种杂交水稻来说,此时的杂交水稻品种数量仅有可怜的两种,但却证实了杂交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第一代杂交水稻的突破,意味着我国即将成为世界农业强国。我们不仅可以使粮食自给自足,彻底摆脱粮食还需要进口的尴尬局面,并且还能对其他国家进行粮食出口。”

“杂交水稻,这是农业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只要推广到全国,就能让四亿老百姓都吃饱肚子。”

各报纸媒体都发表了评论,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种巨大的幸福与期望之中。

随着这一年的粮食增长,北京政府也宣布取消粮食按需配给制,恢复粮食自由买卖。

不过工人们还是习惯于在工厂食堂里吃饭,这个时代的食堂还是非常实惠的,没有什么地沟油,而且量也够足,用的食材也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江渝得知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消息后,立即亲自过问。

很快消息得到了证实,确实培育成功了。

海南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比较适合低海拔地区种植,武汉培育的杂交水稻更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

“让全国各农业研究所继续研究第一代杂交水稻品种,并启动第二代杂交水稻培育工程。”江渝随即做出了相关指示。

第一代杂交水稻的出现,就如同一个决堤的水库,很快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在五六年内就出现了几十个品种。

而第二期杂交水稻也开始进入培育阶段。

而杂交水稻的技术一直被中国所封锁,其父本、母本种子控制得非常严格,完全禁止出口、外泄。

使得其他国家一直没有获得杂交水稻技术。

美国对杂交水稻技术不是很上心,欧洲各国同样如此,因为欧美人是以小麦为主粮,对水稻增长并不是太感兴趣,对这方面的技术窃取也不上心。

而那些以水稻为主粮的国家,大多都是一些落后的被殖民国家,也不可能来偷取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

但杂交水稻这个技术,确实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它的出现能让中国迅速实现全民温饱,并且是那种能够敞开肚子吃的那种饱,并且还有粮食能够对外出口。

后世的越南因为获得杂交水稻技术,使得其摇身一变,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江渝作为对粮食赶到有压力的穿越众,对中南半岛是垂涎三尺。

只要拿下中南半岛,中国就有了一个超级粮库,当然那些三季稻难吃一点就是。诸如东北的那种一季稻质量则比较高,不过热带产出的那些香米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三季稻难吃一些,但用来当作援助用的粮食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华东集团旗下的农业公司连日召开会议,商讨明年对杂交水稻的推广。

西北集团旗下的农业公司也召开了会议,商讨对小麦等农作物的改良研究的资金投入。

海南农业基地随即开始大规模培育杂交水稻种子,这些杂交水稻的雄性植株是无法发育成熟的,因此杂交水稻种子不能直接播种,必须用父本和母本种子进行培育。

这些会议召开过后,杂交水稻首先在财团的农业上得到推广。

经过讨论,如果将杂交水稻进行大规模种植,那么每公顷水稻平均产量起码能达到7.5吨以上,相当于每亩500公斤。而此时中国的水稻每公顷平均产量仅4吨左右。

如果是采用机械化的耕作,平均每公顷达到7.5吨的产量是可以做到的,就算达不到,也不会低于每公顷7吨的产量。而如果是精耕细作,那么每公顷达到10吨的产量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水稻亩产来说,要有良种、良法、良态、良田四个要素,一般农户无法掌握如此之多的专业性知识,要想达到最高亩产的产量,一般情况下要那种手里有良田,又碰上良态,又有较为精深的种植知识的农户,才能达到试验田的产量,但也不是没有。

而用机械化耕作,则不可能做到那么精细,产量自然不可能达到试验田的标准,但是个人劳动产值非常高。

以当前中国的耕地压力并不大的情况来说,机械化农业显然更好一些。

当然万事万物都有阴阳对立面,机械化农业虽然有好处,但对于物种多样性等东西并没有太大好处。

有得必有失,在于如何取舍。

这一年,中国在农业灌溉技术上也取得突破,成功将喷灌技术应用到了农业当中,并且飞机施肥、喷药技术也取得了发展。

中国农业技术开始走向成熟。

东北大豆这一年产量增加了300%,这得益于种植面的的扩大,以及农用机械的应用,中国大豆这一年的出口量占国际大豆出口的95%,牢牢的抓住大豆定价权。

同时这一年中国生丝出口迅猛增长了50%,日本生丝所空出的国际生丝市场被中国所攫取,并且生丝出口量还在进一步提高,只不过中国产出的生丝数量不足,导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