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黄河北去> 第17章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2 / 3)

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农产品基地是根据市场需求和龙头企业要求,发展主导产业,生产所需原料的基地。农民是农产品基地生产的主体。农产品基地的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直接关系到原料生产的数量、质量,决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农产品基地一般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按照主导产业安排农产品生产;(2)生产目的是提供商品;(3)能成批量地生产某种农产品;(4)具有一定的技术装备水平。农产品基地一般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水产品生产基地等几种主要类型。

4.利益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纽带。利益机制是指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利益机制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的政策和加工、流通环节利润的分配以及对农产品基地的扶持等方面。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一般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农民与龙头企业权利平等;(2)正确处理农民与龙头企业利益关系,让农民合理得到加工、流通环节部分利润;(3)合理增加龙头企业积累;(4)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从各地的情况看,利益机制多种多样,表现在:(1)一次买断。龙头企业与农民,双方自由买卖,纯粹的市场交易。(2)保护价收购。龙头企业对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以保护价收购。双方通过签订收购合同明确收购的数量、质量和价格。(3)提供服务。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只收成本费,不收服务费,或成本费、服务费都不收。(4)一次收购、二次返还。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农产品按合同价格实行一次收购,并按收购数量拿出一部分加工、流通环节利润返还农民。双方通过签订合同,约束双方的责任和利益。(5)实行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等形式,形成“资金共筹、利益共享、积累共有、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实行返还部分利润和合作制的利益分配机制的是少数。

5.管理制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功。管理制度是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科学,决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全过程的严格管理。管理制度一般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成本管理。建立成本目标、劳动定额、消耗定额等制度,降低生产成本。(2)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管好用好资金。(3)质量管理。明确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加工转化产品的质量。(4)用工管理。严格用工制度和劳动纪律,把严格的管理贯穿于一体化经营的全过程。

(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看,农业产业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1.区域化布局。根据农业生产地域分布规律,采取区别差异性和归纳共同性的方法,确定其生产的主要类型和方向,在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的同时,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加快农业生产区域间的大规模分工与协作,促进主导产业的形成。如北美洲、欧洲、大洋洲现代农业的区域化布局,成功地形成了多种类型与特色的作物带、动物饲养带等。

2.专业化生产。由分散的小规模个体生产转变为日益集中的、由劳动协作和日益深化的社会分工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是产业化高度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如农艺专业化,是指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如同工业生产被分散为若干独立的环节,分别由不同企业来完成。发达国家的粮食生产就是由种子、农机、化肥、农药、收割等专门公司共同完成的。农场专业化是农场根据市场需要,专门生产某种(或某类)农产品,在农业地域内形成系列化的专业农场,如发达国家的棉花农场、奶牛农场等。

3.一体化经营。通过现代契约合同、入股、入社、人会等形式,把家庭经营和农业生产的产前和产后部门紧密结合,形成多种形式的横向或纵向的生产经营利益共同体。如日本的三菱商事、泰国的正大集团、中国农业化经营模式中的“公司+农户”等。从宏观上看,一体化经营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农业为核心,农业产中部门与农业产前、产后部门相互结合,所形成的综合经济体系与运行机制,是农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4.企业化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借鉴工业企业一套完整的管理活动体系、手段和方法,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一体化经营。如市场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建立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保证农产品的标准化和系列化生产。农民和企业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加工、购销;各环节严格核算,责权利分明,利益在产加销各环节合理分配,减少中间环节,风险共担;坚持自愿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达到高产、优质、高效,提高农民收益和市场竞争力。

5.社会化服务。是指专业技术管理部门、农民及农村合作经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