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思想。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希望在农村。没有广大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整体的现代化。而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就要摆脱就“三农”谈“三农”的惯性思维,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看农村,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二要克服形式主义。切实克服不做实际工作,热衷于“县改市、乡改镇”名称变更的严重错误做法,建立严格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申报审批制度,把各级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干实事上来。否则,“改”出来的城镇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三要克服急于求成、一哄而上、相互攀比的做法。应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四要克服等、靠、要的错误思想。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争取国家一定的财力、物力及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但立足点一定要放在自我发展上。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消除“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被动心态,确立“办多少事筹多少钱”的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
(二)重视科学规划
长期以来,城镇的规划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市(镇)区规划而忽视市(镇)域规划,造成城镇发展和区域发展相脱节。特别是小城镇的规划只注重本镇近期的经济增长,而忽略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只注重规划的制定而忽视规划的执行。首先,规划要有全局性。要把城镇的规划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制定市(镇)域体系规划。通过区域条件综合分析,找准市(镇)在区域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作用、经济关联范围、聚集辐射的能力等,准确定位,制定市(镇)区的科学规划。其次,规划要突出特色。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规划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城镇的建设,重在需要,不应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一些镇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只有二三百人,连生活用水一类最起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镇区规划中却要建设文化广场。这种脱离实际的做法,只能造成资源浪费,制约城镇化进程。城镇规划只有突出特色,达到优势互补,才能避免“千城一面”的雷同现象。再次,规划要有前瞻性。城镇规划必须适度超前,城镇化已经作为我国加快小康建设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制订规划必须对未来发展的潜力进行准确分析和科学预测,这样才不致出现重复建设、滥用耕地、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第四,规划要尊重规律。城镇的布局,应尊重自然;城镇的定位,应符合客观实际;城镇的特色,应充分利用好区位、资源、交通等方面的优势。
(三)培育支撑产业
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西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滞后,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要的。但超越当地经济的承受能力,过度地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就会不切实际地争资金、抢项目、铺摊子,往往形成城镇的“空壳”现象,并不利于城镇化发展。所以一定要树立城镇的发展必须依赖产业支撑的理念,把发展产业,壮大经济实力,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来切入。一要积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主导产业的成长。城镇的发展,一定要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各产业的市场潜力、产业优势、产业规模、产业关联度等指标,选择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二要根据资源禀赋、区位和经济优势,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支柱产业,强化龙头企业,以企业带产业、以产业促发展。三要积极扶持接续产业,把握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适时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多以资源型城市为主,结构调整的任务尤为突出,接续产业的培育,潜导产业的重心确立,关系城镇的正常新陈代谢。
(四)拓宽融资渠道
城镇化发展中的众多问题,落脚点还是资金问题。城镇化不仅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更需要保证城镇居民就业的巨额生产发展资金。要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加大各级财政对城镇化建设的投资。由国家财政承担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任务,如市区道路、绿化、供电、煤气、自来水供应等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甚至于没有直接经济收益的项目。各级政府可以设立城镇发展基金,专门用于城镇发展。二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凡是可能盈利的项目,如房屋、工厂、商场等,要吸纳社会资金,鼓励企业、个人投资。三要加大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国家应调整金融投资政策,为西部地区安排一部分中长期贷款扶持项目,由政府给予贴息,支持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四要建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城市土地、公共设施的使用权益,改革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市建设。五要各行各业通力协作。一些重大项目如电网改造、西气东输、邮政电信、公路建设等方面的项目,要最大限度地给予过境城镇以连带和辐射,“借”力帮助城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