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发展。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社会得到全面进步。这些也都是显而易见的。
白银市地处甘肃中部、黄河上游,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4万多人,属甘肃省14个市州地之一。2000年,白银市人均GDP为540美元,城镇化率26.7%,与同期西部地区人均GDP水平(525美元)、城镇化率(27.7%)基本相当。深入研究探讨西部地区城镇化问题是一篇大文章,本文拟把白银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缩影,通过解剖麻雀式的实证分析,就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做一些思考。
二、白银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白银市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们抢抓机遇,统一认识,以把白银建成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一个新型大城市为目标,以“兰白经济核心区”的确立为契机,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急后缓,确保重点”的原则,结合白银西区开发、高技术产业园建设、旧城改造以及小城镇开发等,在城市的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网络电信、灯光照明、绿地花坛、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市上下涌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人气旺,气象新。但白银同西部大多数城市一样,是一个典型的矿产资源型城市。全市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同期水平10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起步晚,起点低,发展慢
先说起步晚。建国以来,白银市的城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56年白银成立建市到1965年为起步阶段,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77个百分点。这期间,尽管国家于1958年出台了《户口登记办法》,限制了人们进城的自由,全国的城镇化进程已趋于停止,但白银正值国家重点投资建设时期,从外省迁入和从农村招进了大量产业工人,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1966年至1984年为停滞阶段,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27个百分点。共性的原因是国家对进城农民的限制、市民返乡和城镇知识青年的下乡锻炼。特殊性在于:一是白银于1963年撤销地级市建制;二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村改革,在白银全面推开已到了1982年底,改革开始的两年,农民基本上是在农村土地上寻求效益,进城打工还未形成气候。1985年白银恢复建市到2000年为稳定增长阶段,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66个百分点。白银的恢复建市和国家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战略,是白银城镇化建设的两大历史机遇,期间城镇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城乡“两办户”农转非、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城镇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聚集。白银城镇化的每一个阶段同全国相比都要晚10年左右,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全国从1984年开始逐步实施,而白银的小城镇建设全面推开已经到了2000年,全市除3个城关镇外,15个农村建制镇中,有14个是2000年以后才批准成立的,农村小城镇的建设比全国推迟了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再说起点低。落后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城镇化的低起点。全国1949年城镇化起步时,城镇化率是15.4%,比白银1949年的4%高11.4个百分点,比建市初的1956年的9.7%还要高5.7个百分点。建国初,白银全境仅有三座小县城,广大农村人口散居在干旱少雨的黄土深山区和腾格里沙漠南沿的戈壁滩上,很少有一点工业和城市的气息。白银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城市化起点低的历史至少应该追溯到这个时代,甚至更远。还有发展慢。主要指上世纪末的最后十年,即全国城镇化发展整体进入稳定增长的时期。这期间,全国的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26%上升到2000年的36.2%,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而白银的城镇化率才由22.6%上升到26.7%,年均仅增加0.4个百分点,发展之慢显而易见。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少数几个“因企设市”、支撑经济全局的大企业面临矿山原料枯竭、生产逐渐萎缩的困境,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正常推进速度。这在全国看来带有特殊性,但对资源型城市说来却带有普遍性。
(二)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经济实力弱
据统计,全国2000年有城市668座,小城镇19000多个,每万平方公里上拥有0.7座城市和21个小城镇;白银市国土面积为2.12万平方公里,只有1座城市和18个小城镇,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和40%。全国244个地级城市中,2000年市区GDP超过100亿的就有93座,而白银市的市区GDP只有51.22亿元。2001年底,白银市每个农村小城镇镇均人口和镇区人口分别为23500人和3882人,比全国镇均水平的32000人和5673人分别少了8500人和1881人。白银市农村小城镇镇均经济总收入1.40亿元,为全国4.39亿元的31.9%;镇均财政收入278万元,为全国1011.7万元的27.5%;镇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01.5万元,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