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在一个乡村医生的家庭,从小跟随有文学修养的父亲到乡村、渔港去出诊,病人及其亲属成了她观察社会的对象,家中丰富的藏书室是她的学校。马车上与父亲的交谈便是她的“课堂讨论”。1863年,她读到斯托夫人部写新英格兰渔村的小说《奥尔岛的珍珠》,很受启发,决心从事文学创作事业。她19岁开始发表作品。1869年以后,她的作品陆续在《大西洋》、《斯克和伯纳》、《哈泼斯》等有影响的大杂志上发表。1877年,她的第一本小说,散文集《深港》出版。1890年以后,她的作品更臻成熟。《尖枞之乡》(1896)与她后期所写的一些短篇是她最优秀的作品。《尖枞之乡》通过一个妇女的眼光观察一个小小的海港市镇。这里生活着一些“遗世而独立”的怪人,他们的生活反映出了这个曾经非常繁荣的港镇因为海业的衰落而走向颓败的情况。书中的人物与景色都写得非常真切动人。朱厄特因此而被视作美国“乡土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她很受当时重要作家亨利·詹姆斯与威·迪·豪威尔斯的赏识与称赞。朱厄特1902年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残废,因而停止了写作。朱厄特死后不久,詹姆斯赞誉她为“独树一帜的小说艺术的女大师”。女作家威拉·凯瑟就是听从了她的劝告,改变了创作路子之后才取得成功的。凯瑟说过:《红字》、《哈克贝利·费恩》与《尖枞之乡》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三部作品。现在的文学史家们以给予了朱厄特相当高的评价,哈佛大学教授弗奥·马西森首先指出朱厄特的作品题材不完全狭隘,也有意义重大的一面。他还强调地说,朱厄特与艾米莉·狄更生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两位女作家。
朱厄特还著有长篇小说《深港》(1877)、《乡村医生》(1884)和《沼泽岛》(1885)及短篇小说集《苍鹭集》(1886)等,文笔均清新淡雅,至今仍然受到读者的欢迎。
瓦普察洛夫·尼古拉·雍科夫
(1909~1942)保加利亚诗人。1909年11月24日生于班斯科城,1942年7月23日在索非亚英勇就义。他出身于一个革命者的家庭。童年时代受到波特夫、伐佐夫文学作品的影响。1926年中学毕业,入瓦尔纳航海学校学习;航海实习时,亲眼见到近东殖民地国家悲惨的现实和社会的尖锐矛盾,他开始写诗抒发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1925年航海学校毕业后即面临失业的威胁,他当过火夫,磨房工和火车司炉工等。1933年加入共产党,后成为党的领导人之一,被选为中央委员并参加军事委员会。1942年3月在执行党的任务时被捕,在酷刑审讯中英勇不屈,同年7月23门被反动当局杀害。
瓦普察洛夫一生短促。他的每一首诗都是在沉重的劳动和革命烈火里用血和汗写成的,篇篇激情饱满,色彩浓烈,在保加利亚诗歌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瓦普察洛夫一开始创作,就反映了时代的尖锐矛盾。在《工厂》、《忆旧》、《世纪》等诗中,诗人以亲身经历描绘了工厂中那“使人窒息”的氛围和奴役劳动的阴暗画面。诗人以高度集中的艺术语言宣泄自己对丑恶现实的愤慨。“生活——就像一条恶狗狠狠盯着你,张牙舞爪,呲牙咧嘴。”(《工厂》)。这生活的恶狗正是法西斯嗜血制度的形象写照。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保加利亚成了纳粹德国的军事基地。诗人以犀利的笔触画出了“克虏伯”、“拜尔”兵工厂那磨刀霍霍的刽子手形象(《纪事》)。面对“人们像秋天的苍蝇那样死亡”的白色恐怖,诗人发出了抗议的怒吼(《历史》),并大力歌颂了工人群众的斗争精神,呼唤暴力革命的到来。诗人豪迈地宣称:“生活教会我们起来斗争,我们能把天上的太阳摘回”。诗人把斗争的锋芒直接指向外国太上皇。他在诗中大声疾呼:“……我们不要……什么保护人——太上皇!’(《伊林节起义之歌》)。
诗人强烈地表现了群众的自觉行动所产生的巨大威力。在《别担心,孩子们》一诗中,他把迎来新世纪的暴力革命比喻为“时代之火”,无产阶级命令他往哪里流就往哪里流。诗人坚信,“一旦需要战斗的口号,人民将把愤怒的标语,高举到天上”,显示了千百万劳动者雄浑磅礴,势不可挡的革命气势。
在实践中,诗人体验到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诗歌《决斗》用隐喻的手法通过两个搏斗者的形象令人怵目惊心地表明:无产阶级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经历那“从心里滴着血”的困苦时期,才能击败搏斗对象。
在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中矗立着兼战士、诗人于一身的作者本人的形象。他随时随地都站在斗争的最前列,视死如归,要以自己的头颅为革命索取“高昂的代价”。《抒怀》、《一封信》等诗都表现了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和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
诗人也以国际主义精神关注世界人民的命运。1935年西班牙人民举行反法西斯起义时,他写了多首歌颂西班牙革命的诗,表示他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与支持。
诗人对革命必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