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作品。三十年代他俩合拍的影片还有《我的祖国》(1933)、《火烫的钱币》(1935)、《他叫苏赫·巴托力》(1942)和《马拉霍夫山岗》(1944)。1945年,两位导演拍摄了纪录片《日本的崩溃》,1947年又合拍了以外科医生进行科学实验为题材的影片《为了生命》。五十年代前期扎尔赫依到白俄罗斯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根据舞台剧改编的《帕夫林卡》和童话片《涅斯切尔卡》,两部影片。1957年回到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了著名影片《高空》这是一首对工人阶级的赞歌。片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色彩鲜明。影片在当年的卡罗维伐利国际电影节和世界青年联欢节电影节上都获奖。1960年,拍摄了表现西伯利亚建设的故事片《桥上的人们》。1962年又根据青年作家B·阿克肖诺夫轰动一时的小说《带星星的火车票》,拍摄了影片《我的弟弟》。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玩世不恭、对生活缺乏坚定信念,而又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青年。以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学名著改编上。1967年,拍摄了根据л·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安娜·卡列尼娜》;1973年,改编了K·费定的长篇小说《城与年》;1976年,又把A·契诃夫的中篇小说《一个无名演员的故事》搬上了银幕。几部作品,技巧更趋纯熟,较好地传达了原著的思想。
格罗塞·赫尔瓦特
(1908~?)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戏剧、电影、电视演员。生于柏林。曾在码头工人联合会的宣传队任职,后学习表演,在柏林当戏剧演员,主要在席勒剧院演出。法西斯当权时期,他从事反政府的政治活动。1945年后进入柏林的德国剧院,是重要的性格演员。
1942年他拍了影片《安德里阿斯·施吕特尔》。1948年在联邦德国参加过影片《柏林之歌》的演出。后来一直在民主德国拍片,主要有:《街头邂逅》(1948)、《群神会》(1950)、《战斗的乡村》(1952)、《当年在巴黎》(1956)、《闪电之前》(1959)、《会见在黄昏》(1960,与波兰合拍)、《格莱维茨事件》(1961)、《马门教授》(1961)、《只是罪恶》(1965)、《柏林的骠骑兵》(1971)、《被窃取的战斗》(1972,与捷克斯洛伐克合拍)、《世界尽头》(1975)《贝多芬一生中的几天》(1976)、《斑鸠不哭》(1979)等。他在影片中善于扮演恶棍、坏蛋的角色,但偶尔演正面人物也很成功。也常演出电视剧。
他于1962年获民主德国的艺术奖,1966年获国家奖。
拉迪尼娜·玛丽娜·阿列克谢耶荚娜
(1908~?)苏联电影、戏剧女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1933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1933年到莫斯科艺术剧院当演员。1936年转入电影界,第一个银幕角色是《敌人的小径》(1935)中的林卡,以后主要扮演抒情和喜剧角色。她主演的影片有:《富裕的未婚妻》(1938)、《拖拉机手》(1939)、《亲爱的姑娘》(1940)、《养猪女与牧羊郎》(1941)、《安东·雷布金》(1942)、《区委书记》(1942)、《战后下午六点钟》(1944)、《西伯利亚交响曲》(1948)、《库班哥萨克》(1950,在我国译制片名是《幸福的生活》)、《忠诚的考验》(1954)等。其中多部获得苏联国家奖金。她扮演的角色,大多豪爽愉快,热情纯朴,富有幽默感,体现了乐观主义精神。她是当时最著名的演员之一。她还经常在影片中演唱歌曲。六十年代以后,她主要在舞台上演出,在听众中进行电影宣传活动,她还进行其他社会工作。
考特纳·赫尔穆特
(1908~?)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导演、编剧、演员。生于德国杜赛尔多夫。早年曾学习艺术史、戏剧和哲学,后来担任歌厅的编、导、演工作,以后又转入戏剧界任导演和演员,1932年进入电影界当演员。他独立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基特和环球会议》(1939)是政治喜剧片,遭到纳粹德国的禁映。此后他摄制了一些娱乐性影片。战后他在联邦德国工作,1947年摄制了影片《在以往的日子里》,描写1933至1945年德国人民在法西斯主义统治下的悲惨生活。1953年他与南斯拉夫合拍了《最后的桥》,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的抵抗运动(影片在第七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他的另一部重点影片是《魔鬼的将军》(1955),叙述一个德国将军在认清法西斯主义之后而自杀的故事。他1957年拍摄的《科佩尼克上尉》则是一部讽刺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影片。
考特纳拍摄的某些影片具有一定的爱国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思想,但他在联邦德国和美国也拍了不少商业片。1964年之后他主要从事戏剧和电视工作。仅于1974年担任了影片《卡尔·迈》的主角。
他参加演出的影片有:《艾姆登号巡洋舰》(1932)、《短调浪漫曲》(1943)、《7号伟大自由》(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