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第一台热核装置爆炸成功后,特勒转到利弗莫尔实验室,为原子能委员会从事研究工作。不久,在美国举行了关于奥本海默是否忠诚的意见听证会。特勒不顾来自科学界的很大压力,作了对奥本海默不利的证词,虽然他没有控告奥本海默不忠诚,更没有指控他叛逆,但他抱怨道:“他的行为使我迷惑难解……如果国家大事系于奥本海默以外的其他人之手,我本人将感到更安全一些。”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背景有利于取消奥本海默的安全通行证,有助于特勒通过他的许多老朋友和老同事排斥奥本海默,在以后10年中特勒既没有受邀也没有重访罗斯·阿拉莫斯。
朗道
1908年1月22日生于阿塞拜疆巴库,1968年4月3日殁于莫斯科。前苏联理论物理学家。
朗道的父亲是石油工程师,母亲是位内科医生。他曾就读于巴库大学(1922~1924)和列宁格勒大学(1924~1927),1927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1929年他访问了欧洲一些科学中心,在哥本哈根他结识了尼尔斯·玻尔(Nicls Bohr),他们建立了长期的工作关系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返回苏联并于1932年由列宁格勒到哈尔科夫,成为那里的两所学院的理论物理组的领导人。1935年任哈尔科夫大学物理学教授。1937年,应彼得·卡皮查(Pyotr Kapitza)的邀请,朗道到莫斯科任物理问题研究所理论物理室主任。1943年成为国立莫斯科大学物理学教授。
朗道对物理学中的许多分枝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他那个时代的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涉足的领域包括量子力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热力学、粒子物理学、量子电动力学以及低温物理学。在莫斯科,他和利弗希茨(E.M.Lifshitz)合作撰写了一部9卷本的理论物理学专著,这部专著于1938年开始出版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由于他对凝聚态(即固态或液态)物质的研究,特别是对液氦的研究,他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学家将温度低于2.2K的氦叫做氦Ⅱ,而把温度在2.2K之上的称为氦I;氦Ⅱ具有反常的性质即超流性和超导电性。为了解释这些性质,朗道提出了“声子”和“旋子”的概念,所谓声子是一种热能量子,而旋子是涡旋运动的一种基本量子。这些量子的存在已被实验所证实。
在朗道的影响下,莫斯科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理论物理学派。1962年他遇到了一场车祸,尽管人们竭尽全力保全了他的生命,但悲惨的是他的身体况状从此再也没能恢复正常,6年后他离开了人世。
利比
1908年12月17日生于科罗拉多州格兰德瓦利,1980年9月8日殁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美国化学家。
利比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受教育,1933年在该校获哲学博士并留校任教,1941年转到纽约州哥伦比亚参与发展原子弹的工作。战后他被任命为芝加哥大学核研究所的化学教授,1959年重返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利比的主要贡献是大大地改进了测定年代的技术。1939年塞奇·科夫(Serge Korff)发现存在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碳14。它和普通的稳定性同位素碳12的区别在于它的核中多含二个中子。它被所有含碳物如动植物在其一生中吸收,这就确定了碳12对碳14之比在活的有机物中是恒定不变的。有体机一旦死亡,碳14便开始以固定的可测的速度开始衰变成氮,其半衰期为5730年。
1947年利比和他的学生在芝加哥大学核研究所用高灵敏的盖革计数器研究放射性碳断代技术。他以已知年代的物品如埃及古墓中的木头为对象对这种方法进行了试验。试验证明对于过去5千年内的测定是可靠的,由此推断在放射性碳能够测定的约5万年内,这种技术也是精确的。后来经过改进此法能测定的期限提高到7万年左右。
放射性碳断代技术证明了它对地球科学,考古学和人类学有巨大价值。由于此项发现,利比被授予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他的主要著作有《放射性碳断代法》(Radiocarbon Dating,1952)。
张明慎
1908年10月10日生于中国太原。华裔美国生物学家。
张明慎在北京清华大学和英格兰剑桥大学受教育,1941年在剑桥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于1945年移居美国,在马萨诸塞州施鲁斯伯里参加了伍斯特基金会。虽然他从1961年起就在波士顿大学任生殖生物学教授,但仍未脱离伍斯特基金会。
张明慎进行了许多重要的研究项目。这些研究成果不但加深了对哺乳动物受精机制的了解,而且还得到实际应用,像口服避孕药和人卵试管受精移植(1978年由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Edwards)和帕特里克·斯特普托(Patrick Steptoe)作出。1951年张明慎与科林·奥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