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又恐各国效尤,不能果断决策,一切措置,都不得要领。
各方态度不一,杨儒陷于进退维谷的困难境地。在此期间,杨儒屡次约见俄国外交部,均以无暇辞绝,所送去的约稿商量改动之处,仍原封送回,不收不阅。杨儒日夜焦虑,百思无计,各方煎迫,心急如焚,竟于3月22日由俄外交部返回寓所途中,落马跌伤左腿。同日,李鸿章电致杨儒称:“尊处明告英及各国驻使,势处万难,不能不允,一面即酌量画押,勿误。”
好一个“酌量画押”,就是将难题推给了杨儒。然而,杨儒见朝中无定见,李鸿章的电示含糊,于是再次电致清政府、李鸿章。在致军机处的电中称:“儒未奉画押之旨,不敢擅专。”在致李鸿章的电中称:“画押须有切实电旨,方可作为凭据。”在这种情况下,杨儒已抱定了此见;没有政府指示,决不签字。
3月24日,维特约见杨儒,充当说客,劝杨儒在约稿上签字。杨儒如期赴约。
在会晤中,维特进行了露骨的威胁和利诱,但杨儒大义凛然,表示为了中国的主权不受侵犯,即使牺牲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
3月25日,拉姆再次约见杨儒,此时俄方的最后期限日渐临近,中俄关系也日趋紧张。
拉姆威胁说:“明日已到限期,我将去拜见沙皇陛下,如果杨先生再不签约,后果将难以预测。”
杨儒不畏强权,严辞拒绝。
谈判结束后,杨儒离开俄国外交部,回至清政府使馆,时逢天寒地冻,下车时不慎滑跌倒地,即不省人事,从此一病不起。
这次会晤,便成为杨儒与拉姆的最后一次交涉谈判。
3月26日,杨儒在病中收到由盛宜怀转发来的拒绝签字画押的政府决定。
清政府最终拒绝与沙俄签订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病中的杨儒感到一丝安慰,也不枉他在外交谈判中的抗争了。
1902年2月20日,杨儒病逝于清政府驻沙俄大使馆。
3月,中俄重新开始了归还东三省的谈判。这次谈判地点在北京,清政府以庆亲王、王文韶为主要代表,沙俄则以驻华公使雷萨尔为谈判代表。
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双方于4月8日签定了《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
这个条约对中国主权仍有许多侵犯。即使这样,沙俄也没有完全遵守执行,最终与日本瓜分了在东三省的利益。
徐仁铸曾作《轩今语》等书
徐仁铸(1863~1900)字砚文。清江苏宜兴人。徐致靖长子。光绪进士。1897年,以翰林编修视学湖南,提倡新学,手颁条诫,分谕各学,提倡学习自然科学,并致书其父推荐康有为,支持时务学堂。曾作《书轩今语》,阐述维新变法以挽时艰,批驳湖南守旧派叶德辉、王先谦。戊戌政变后被革职。
张厉生曾任台湾国民党行政院副院长
张厉生(1900~?)河北乐亭人。1917年进南开学校。1922年进巴黎大学,攻社会经济学,并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选入国民党巴黎分部执行委员会。1925年回国,在上海中山大学任教。1926年底,去武汉担任北伐军第十军政治部秘书。1927年底去杭州,任市政府秘书长,后调南京市党部任监察委员。1929年3月,出席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任组织部秘书。1931年,在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32年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并负责国民党华北党务。1935年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2月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抗日战争开始后,改任政治部秘书长,后为副主任。1940年9月改任党政考核委员会秘书长。1942年12月任行政院秘书长。1944年12月任内政部长。1948年任行政院副院长,不久改任不管部部长。1949年去台湾后,历任台湾省立自治研究院主席,台湾国民党当局行政院副院长、驻日本大使等职。1963年退出官场。
威尔逊,詹姆斯·哈里逊美国将军
威尔逊(1837~1925年)美国将军。参加主要战争:美国内战(1861~1865年)、美西战争(1898年)、镇压义和团运动(1902年);参加主要战役(战斗):罗亚尔港之战(南卡罗来纳州,1861年)、南山之战(马里兰州,1862年)、安蒂特姆之战(1862年)、维克斯堡之战(1863年)、查塔鲁加之战(1863年)、耶洛塔夫恩之战(1864年)、彼得斯堡之战(1864年)、温彻斯特之战(均在弗吉尼亚州,1864年)、富兰克林之战(田纳西州,1864年)、纳什维尔之战(1864年)、埃比尼泽教堂之战(亚拉巴马州的普兰茨维尔附近,1865年)、塞尔瓦之战(亚拉巴马州,1865年)、梅肯之战(佐冶亚州,1865年)、北京之战(19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