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四次御前会议,全是慈禧太后一人控制局面,大臣毫无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慈禧太后老而昏愦,不顾国力衰竭,兵无斗志,在暴躁情绪支配下,一意主战,终于以老大腐朽不堪一击的清朝帝国,不自量力地决定与各国为敌。
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崇文门外大街被载漪虎神营士兵杀死。载漪、董福祥等知战祸已起,索性于当日围攻各国公使馆,准备拘捕公使作人质。此时衅端已开,别说慈禧本就主战,就是想要罢手,也已不能。
21日,清廷颁布宣战诏书,正式对列强宣战。
克林德事件
克林德(Ketteler,K·ABarnVon),德国外交官,1881年来华,曾任广州、北京等地领事官,1899年为驻华公使。1900年5、6月间,京、津义和团运动高涨,美、英、德、法、俄、意、日、奥八国以保护使馆为名,派联军先遣队进抵北京,在使馆区积极备战,多次向义和团挑衅。克林德也率领德国军队,不断屠杀中国人民。
6月13日,克林德率士兵在美国使馆前拦击两名过路义和团民,并将其中一人捕进使馆,把这名义和团民的衣服和武器(刀)送与总理衙门,进行恫吓。消息传开,附近群众立即赶往美国使馆前营救,遭到美军自动机关枪的扫射。6月14日下午,克林德又率一队德军出外寻衅,在内城看到有义和团练拳习武,“即毫不迟疑,发令开枪”,打死团民约20人。
6月19日,清政府准备与列强开战,照会各国公使:八国联军强令中国交出大沽口炮台,“显系各国有意失和,首先开衅。现在京城拳会纷起,人情浮动”,为保护使臣及其眷属安全,请各公使于24小时内由清军护送前往天津,“以免疏虞”。照会日期仔细注明为“6月19日4时”,以表明起程的时间在何时截止。当日下午.5时,各国公使接到照会,聚集西班牙公使馆计议,决定交还大沽口炮台,各国公使撤离北京,但清廷限期太短,难以收拾行李,故又决定第二日11国公使齐赴总理衙门会商,商谈公使离京具体事宜。各国公使复函总理衙门,请求展期赴津,要求清政府于次日上午9时答复。
6月20日晨,各国公使联名致函总理衙门,请让外兵来京,以便护卫公使离京,但迟至9时未见总理衙门复文。克林德等人致电总理衙门,要求来总理衙门“面议”。总理衙门以义和团塞满街市为由进行阻止。克林德不愿被中国政府讥其惧怕义和团,自告奋勇,愿单独赴总理衙门交涉此事。各国公使竭力劝阻,克林德坚决不听,带一名翻译,各乘一轿,气势汹汹地出公使馆,直奔总理衙门而来,准备向清廷提出抗议。
当克林德途经东单牌楼时,载漪统领的清军神机营霆字枪队章京恩海正率队在此巡逻。恩海看到洋人乘轿而来,即站在北面高处,取枪对准轿子。克林德发现后,即在轿中首先开枪,未中。恩海开枪还击,克林德当场毙命。翻译受伤,逃至教堂躲避起来。是为克林德事件。
克林德事件发生,各国公使认为中国军队完全不能担负护送责任,决定固守待援。事后,各国侵略军纷纷以此为借口,对中国进行威胁。清政府已决定对列强宣战,遂令清军和义和团围攻使馆区。克林德作为德国公使,多次屠杀和绑架中国居民,已违反了他的外交使命。此次事件,他又首先开枪杀人,恩海自卫还击,其毙命完全是咎由自取。
克林德毙命之后,盘踞在东交民巷的八国联军纷纷出来寻衅。第二天,清廷下诏宣战,义和团和清军猛烈围攻东交民巷公使馆。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战败,被迫与各国列强订立屈辱的《辛五条约》。在与各国列强商谈《辛丑条约》过程中,德国始终不依不饶,清廷屡屡表示道歉。1900年11月5日,在讨论议和大纲时,德国公使提出在议和大纲中加上清廷需派一个由亲王领衔的特别使团赴德国首都柏林道歉,并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纪念牌坊一座。各国公使同意。12月24日,各国公使将议和大纲12条正式提交清廷,其中明确提出清廷需钦派亲王专使德国,代表中国皇帝向德国道歉,并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牌坊,与克林德晶位相配,牌坊上用拉丁、德、汉三种文字叙述克林德被害一事及中国皇帝惋惜之意。
1901年6月18日,德国驻华公使再次照会清廷,催促尽快动工修建克林德牌坊。同月25日,克林德牌坊工程动工。清廷官吏督促工人,开工凿石,转运料件,忙个不停。
与此同时,德国公使还不断催促清廷速派亲王大臣率特别使团赴德国道歉。1900年6月9日,清廷颁布谕旨,派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代表中国政府就克林德被杀一事亲赴德国谢罪致歉。1901年8月25日,载沣启程赴德。9月4日,到达德国的载沣一行前往已故德国皇后墓送花圈,随后到德皇行宫,向德皇呈递道歉国书,致颂辞,对克林德遇害表示道歉。
克林德牌坊工程经1年零7个月的施工,到1902年1月28日完工。醇亲王载沣奉命参加落成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