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育人工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老爸老妈说,育人又以育德为先。品德教育作为育人工程的核心和内核,应当从小抓起。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与良好行为,是从小培养出来的。对此,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作用。可见.好行为与好品德对人生的作用与意义重大。
孩子思想道德启蒙培养
清朝末年的《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指出:“蒙养通乎圣功,实为国民教育第一基址。”其意思是说.早期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是基础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奠基的作用。对此,老爸老妈们深有同感,他们认为儿童时期,不仅是智力启蒙的良好契机,而且也是进行道德启蒙的最佳年龄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一定要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良好的道德启蒙与培养。
老爸老妈告诉我们:“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充分说明了育人工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然而,现代家长虽然都很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特别是一些年轻爸爸妈妈们,却把早期教育片面理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平时的教育,只强调教孩子识字、学外语、弹钢琴、学绘画、练舞蹈等,而把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品德教育,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致使现在的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全家的宠儿和期望。
育人,应以育德为先,品德教育才是育人工程的主题。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指出:“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是的,现代的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一点亏,受一点委屈,从而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可是,却没想到这样一味地娇生惯养,则会导致孩子自尊心太强而内心太脆弱,不但使他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还缺乏成长路上应有的品格力量。使孩子在娇生惯养之下,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贪图私欲玩乐、任性,自私、争强好胜等诸多不良品格,从而大大地阻碍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
现在有很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不大懂事,等孩子长大一点,再教也不迟。又寸此,老爸老妈说,这是一种糊涂的认识。孩子小,恰恰是又寸他进行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训练的极好时机。这时孩子的感受能力非常强,可塑性也很强。也就是说,小时候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作用最明显,效果也最好。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在小时候形成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就像是与生俱来的一样,会给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影响人的一生。
有些做爸爸妈妈的认为,孩子小时候是智力开发的极好时机,要抓紧时间多学知识。早一点教孩子学知识并非不可以,但却不能把早期智力开发和早期品德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对立起来。要知道,知识大一些也可以学,而等孩子长大了犯了错误,再进行品德教育,就为时已晚。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德育在先,智育在后才合情合理。其实,智力开发和品德教育也是相辅相成.也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让二者相互促进,对孩子的教育才会相得益彰。
老爸老妈说,家庭是孩子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天然摇篮,因为家庭是人生最初的生存、生活环境,所以是“人之初”的最佳教育之所。而爸爸妈妈,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引路人,也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应当切实担负起孩子德育教育的神圣责任来。因此,家庭教育在子女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从相对意义来说,家庭就是子女思想道德的启蒙学校。所以,作为爸爸妈妈一定要通过树立自身榜样,赢得孩子的信任和亲近,共同营造出德行修养的美好氛围。
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断发展。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合作,使自己的需求与其他人的需求达到均衡。这时的孩子,当他与伙伴们玩得正起劲的时候,你想让他们停止游戏会变得很困难,因为他更加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就会用更加强烈的方式来抱怨,并且开始会用隐瞒事实的真相,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对于这样的行为,他并不知道是欺骗,是错误的。不过,孩子这时也已经可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对方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也已经能够懂得遵守一些简单的规则。有时,他还会超越界限试探你,看看你有什么反应。
这时,爸爸妈妈应该冷静地又寸待孩子的谎言和欺骗行为,不要因为他做了什么就贬低他,使他产生羞愧感,只要把事情跟他说明白,让他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就可以了。不过,对孩子的哭闹,不要过于关注,不要因为他哭了就迁就他。总之,从这个阶段开始,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应严格一点。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在4岁以后,他们已经了解规则和行为后果之间的联系,这时可以加强纪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对孩子进行行为纪律教育。
1_制定规则
对于这时的孩子,可以针对他的一些特别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