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罐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来挑黄金。
他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罐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透湿。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肩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
面对机会的来临,人们有许多不同的选择方式。有的人会单纯地接受;有的人则持怀疑的态度,站在一旁观望;有的人顽固得如同骡子一样,固执地不肯接受任何新的改革。而不同的选择,当然导致截然迥异的结果。成功的契机在起初未必能让每个人都看得到它的雄厚潜力,起初之际的抉择正确与否,往往便决定了成功与失败的分野。
时刻留意自己所执著的意念,是否与成功的法则相抵触,追求成功,并非意味着你必须全盘放弃自己的目标而去牵就成功的法则。只需在意念上作合理的修正,使之切合成功者的经验及建议,即可走上通向成功之道。
心灵沟通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审慎地运用你的智慧,作最正确的判断,选择属于你的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随时检视自己选择的角度是否有偏差,适时地给予调整,千万不能像背棉花的樵夫一样,只凭一套哲学,便欲强渡人生所有的关卡。
放弃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去作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选择将指引你永远走在通往成功新境的坦途上。
得与失
古希腊时期,曾有一位学生问哲人苏格拉底:“请您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您蹙额愁眉,您的心情总是那么好吗?”苏格拉底回答说:“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
苏格拉底的好心情,与他的得失观是密切相关的。
人生总是这样: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总有所得。一个人总是患得患失,心情能够好起来吗?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断地想得到想得到的东西,但得到之后,终会撒手而去,化作尘土。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所唱道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这并不是看破红尘,客观事实也确是如此。在历史的长河里,任何人都只是来去匆匆的过客,谁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凡得到的,终究要失去。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得失中,如何才能让短暂的人生变得更富有意义和内涵。
人是有需求,有理想,有追求的动物,在有生之年总是想得到而怕失去更多更好的东西。然而,人生不是一个只进不出的无底容器,而是一个有得有失的代谢过程。
一方面,有所得必有所失。一个人的岁数在增大,生命的定数就会减少;走向了成熟稳健,就会失去无忧无虑的童真;有了一个夫妻恩爱的家,就会失去单身时的无拘无束;埋头笔耕而有所著述,就会失去一般人悠闲自在的生活;一旦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明星,言行举止就会失去相对的自由。这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另一方面,有所失才有所得。慈善家捐出的是一定的财物,赢得是良好的社会形象;耕耘者消耗的是体力或脑力,得到的是所希望的收获;勤奋者夜以继日所失去的是时间,得到的却是更充足的工作精力。得此难免失彼,失此可能得彼,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面对人生的得与失,人们怕的不是得,而是失。明确了得与失的这一辩证关系之后,才会在得失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33岁时就成了美国第一个百万富翁,43岁时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独占企业——标准石油公司,每周收入达100万美元。然而,他却是个只求“得”,不愿“失\"的资本家。一次,他托运枷万美元的谷物。在途经伊利湖时,为避意外之灾,他投了保险。但谷物托运顺利,并未发生意外,于是,他为所交的.150美元保险费而懊悔不已,伤心得失魂落魄,病倒在床上。他的这种患得患失、锱铢计较的思想观念,给他带来了不少烦恼,使他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到53岁时,他“看起来像个木乃伊”已经“死了”。医生们为了挽救他的性命,为他做了心理咨询,告诉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失去一定的金钱,要么失去自己的生命。在医生的帮助和治疗下,他对此终于有了深刻的醒悟。他开始为他人着想,热心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他先后捐出几笔巨款援助芝加哥大学、塔斯基黑人大学,并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和无知。洛克菲勒把钱捐给社会之后,感到了人生最大的满足。再也不为应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