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昂逊
1903年获文学奖,时年71岁。1832年12月8日生于挪威奥斯特尔达山谷的克维克纳(Kvikne),1910年4月26日死于法国巴黎,享年78岁。国籍:挪威。教育:1850年考取克里斯蒂阿尼亚(今奥斯陆)的基督大学;后因家庭困难中途辍学。双亲:父,彼泽·比昂逊(Peder Bjornson),乡村传教士;母,英格(Inger Elise Nordraak Bjornson)。配偶:卡罗琳娜(Karoline Reimers),1857年结婚。后裔:一子一女,子比昂(Bjorn);女柏格略特(Bergljot)。经历:1854—1856年担任《莫尔根布雷德日报》记者、文学和戏剧评论员;1857—1859年任卑尔根剧院导演、经理;1859—1865年在欧洲各国访问、居留;1865—1868年任奥斯陆大剧院经理;在以上各段时期里和以后,还兼任过一些报刊的编辑职务,但大部分时间进行创作。
主要著作:第一部历史剧《两场战斗之间》(Mellem Slagene),1857。小说《阳光之山》(synnove Solbakken),Kristiania:Dahl,1857。小说《快乐的男孩》(En Gead Gutt),1860(Copenhagen:Gyldendal,1868)。剧本《西戛德奸雄》(Sigurd Slembe),Copenhagen:Cyldendal,1862。剧本《苏格兰的斯图亚特》(Maria Stuart i Scotland)。小说《渔家姑娘》(Fiskerjenten),1868。历史剧《西戛德恶王》(Sigurd Jorsalfar),Copenhagen:Gyldendal,1872。现代剧《破产》,(EnFallit),1874(比昂逊的代表作之一)。剧本《皇帝》(Kongen),1877。大型悲剧《超越人力之外》(Over Aevne,Annet Stykke),Vol.I,1883;Vol.1895;Copenhagen:Gyldendal,1883~1895(此剧本有宋树凉的中译本,《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3卷,1—140)。第一部长篇小说《库尔兹的家产》(Det Flager i Byen og pa Havnen),1884。长篇小说《上帝之路》(Pa Guds Veie),1889。著名剧本《保尔·兰格与托拉·巴尔斯别尔格》(Paul Lange og Tora Parsberg),1898。剧本《拉玻雷慕斯》(Laboremus),1901。剧本《玛丽》(Mary),1906。剧本《何时新酒芬芳》(Nar den ny Vin Blomstrer),Copenhagen:Gyldendal,1909。剧本、小说《挑战的手套》,多人译,漓江出版社。
参考文献:“比昂逊及其作品”,《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3卷。O.Anker:《比昂逊的生活与工作》(Bjornstjerne Bjornson:The Man and His work),Follebu:Aulestad,1955。W.M.Payne:《比昂逊传》(Bjornstjerne Bjornson,1832~1910),Chicago:Mcclurg,1910。H.Beyer:《挪威文学史》(A History of Norwegian Literature),Tr.by E.Haugen,New York:New York U.Press,1970。《世界著名作者辞典》,180~182。《1000—1900年欧洲作者》(European Authors,1000~1900),New York:H.W.Wilson,1967,98~100。肖涤:《诺贝尔文学奖要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78~90。
评述:比昂逊“因为他以诗人鲜艳的灵感和真诚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华丽、缤纷而又崇高”,获1903年诺贝尔文学奖。比昂逊是挪威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所谓“问题剧”的代表作家,在北欧文学史上,他与易卜生(Henrki lbsen,1828~1906)、约那士·李(Jonas Lauritz Idemil Lie,1833~1908)和基兰德(Alexander Lange Kielland,1849~1906)被称为挪威文坛的“四杰”。他们在作品中揭露资本家、官僚、报刊编辑等的丑恶灵魂和伪善面目,形成北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比昂逊观察敏锐,文笔犀利,对资产阶级政客、金融家的丑恶和贪婪本性的揭露,可谓淋漓尽致。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他在作品中过多地宣传“宽恕”和“仁爱”,幻想通过道德教育进行社会改良。这正是丹麦唯心主义哲学家克尔凯戈尔(SQren 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