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05> 第41章 国运纪事(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国运纪事(13)(1 / 3)

商部尚书载振奏请改革官制,将各部院官制及满蒙汉八旗官制逐一改正,并请将诸堂官兼差旧例,统行革除。

中日全权大臣举行第七次会议,续商新奉铁路、吉长铁路、大营铁路问题,议定鸭绿江采木问题,商谈中韩陆路通商问题。

11月30日。清廷蠲缓直隶开州、武清、满城等被水旱州县本年粮赋。

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主持召开湖北、湖南、广东3省绅商代表会议,筹划自办粤汉铁路。

中日全权大臣举行第八次会议,开始讨论中国提出的增款,关于撤兵及护路兵问题,争论激烈。

本月。任景丰拍摄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设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的丰泰照相馆从德国商人在东交民巷开设的祁罗孚洋行购得法国木壳手摇摄影机1架及胶片14卷,开始拍摄影片。丰泰照相馆的创办人是任景丰,青年时代曾在日本学过照相技术,1892年,他在北京开设的丰泰照相馆是当时绝无仅有的一家,生意极为兴隆。他有感于当时在中国放映的都是外国影片,而且片源缺乏,于是便萌生了摄制中国影片的念头。丰泰照相馆是在其院中的露天广场上拍摄第一部影片的,内容是由中国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摄影师是该照相馆技师刘仲任,前后拍了三天时间,拍成本片。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也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12月

12月1日。中德在北京签订《会定青岛设关征税修改办法》。参加签订人员,中方为总税务司赫德,德方是德国驻京大臣穆默。1899年4月17日中德曾签订《青岛设关征税办法》,本次签订的条约是对《青岛设关征税办法》的重要修改。1898年,德国利用山东巨野教案向清政府强租胶州湾之后,便想参照香港的自由港制度,把胶州湾租借地发展成为德国在远东的商业根据地,以更有利于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因此,在《青岛设关征税办法》中,把整个租借地都划为自由港的范围,规定由海路运进青岛口岸的贷物均不征进口税,若贷物由胶州湾租借地赴中国内地,则由青岛海关征收进口税。中国内地土货运至青岛亦照此办理。德国原以为这样可以大大促进租借地内工商业的发展,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之一是中国商人不愿进入租借地内购买货物而惹麻烦;第二个原因是走私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贸易。20世纪初,列强纷纷与清政府进行修约谈判,德国趁机要求对原《青岛设关征税办法》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办法从保护租借地殖民当局的利益和租借地工业出发,规定了大量货物的免税和租借地内工业产品出口的优惠待遇。无税区的划定和海关税款二成交殖民当局的规定,则一方面使自由港制度趋向完善,另一方面使殖民当局得以用中国的税款扩大殖民建设。全文共8条。修改办法实施后,青岛港的贸易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北方各港口中仅次于天津的第二大港,但青岛贸易明显地具有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贸易的特点,如洋货进口多于土货出口,进口的洋货是工业品,而出口的土货多是原料或半成品等。

中国留日学生总会干事长杨度及全体留日学生向出使日本大臣杨枢呈送《学生公禀》,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规则》。

12月2日。新疆巡抚潘效苏奏准新疆以屯牧养兵丁之办法,寓兵于农,可节省大量兵饷。

因上月《日韩保护协约》签订,日本强行“统监”朝鲜,清廷于本日将驻朝公使曾广铨撤回。后改设总领事,驻汉城,节制清驻朝各分口领事,原设驻汉城总领事裁撤。

中日全权大臣举行第九次会议,续议撤兵及护路兵问题,无结果,又议日兵占用中国公私产业问题,议定约款一条。

12月3日。东京弘文学院等校中国留学生代表在留学生会馆筹商对策,决定次日赴驻日公使馆请愿。后来留学生反对取缔规则即以各校代表作为领导集体,逐渐扩充至10余校,形成留日各校学生代表联合会,以胡瑛、韩汝庚、宋教仁、田桐、秋瑾、吴玉章等为负责人。

江苏清江浦(今淮阴县)开设官盐局,私盐贩生计被夺,数百人进城抗议。

中日全权大臣举行第十次会议,讨论撤兵及铁路相关问题。

12月4日。清廷命庆亲王奕选派宗室出洋学习武备。

直隶设立法律学堂仕学速成馆,清廷命各省仿办。

中日全权大臣举行第11次会议,议毕中国所提的增款,续议日方所提的增款。

中国留日学生抗议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取缔规则》颁布之初,留日学生群起力争,未有结果,于是留日学生决定罢课抗议。本日,弘文学院学生罢课,为联合其他学校学生一起罢课,弘文学院学生将该校已停课实情函告他校,接着经纬学堂、早稻田大学、大成学校、法政大学等相继停课。为防止因激愤而干出有损国家尊严和触犯日本法律的过头行为,不给日本以口实,学生制订了要求共同遵守的《自治规则》。规则规定:对于日本个人不宜有恶意;在住宿处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