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1931年在苏联参加影片《渔民起义》的演出(当时影片未拍完);后参加了古斯塔夫·封·瓦根海姆领导的“1931剧团”。法西斯上台后,他流亡巴黎,在那里加入了德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会报《舞台前沿》的编辑工作。1934年在苏黎士剧院工作。1935年去莫斯科,任莫斯科广播电台德语组组长,并开始写反法西斯主义的诗,此外参加了一些苏联影片的演出。1945年他回到民主德国,加入了德国剧院的剧团,参加过《万尼亚舅舅》的演出。民主德国政府设立了“弗里德里希·格赖夫奖”以纪念这位早年逝世的优秀社会主义艺术家,自1951年起把这项奖颁发给在电影事业中有特殊贡献的人。
他演出的主要影片有:《从前线回来的士兵》(1939,苏联)、《骑马的人》(1939,苏联)、《第217号人》(1941,苏联)、《顿巴斯的故事》(1945,苏联)等。
博尔歇特·威廉
(1907~?)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戏剧、电影演员。生于柏林。曾在柏林戏剧艺术学院接受戏剧表演训练,在东普鲁士民族联合剧院首次演出,后在埃尔富特、科隆、柏林等地演出。他还从事过广播和配音演员工作。1941年从影,曾参加《潜艇西进》(1941)、《急流》(1942)等片的演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民主德国参加影片《凶手就在我们中间》的演出,这是战后德国第一部故事片,而且在德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出色地扮演了影片主人公梅尔坦斯医学博士,被认为是他电影生涯中最卓越的表演。后来他去联邦德国演电影,曾参加《间接的命运》(1949)、《生与死的主宰》(1955)、《狗,你们要永远活着吗?》(1959)等片的演出。
马卡洛娃·塔玛拉·费多罗芙娜
(1907~)苏联电影女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1943年加入共产党。1930年中毕业于列宁格勒舞台艺术学院。早期拍摄的影片有《别人的上衣》(1927)、《幸福的肯特》(1931)、《晌午》(1931)、《托列多》(1932)、《逃兵》(1933)、《死亡的传送带》(1933)等。1934年,她在c·格拉西莫夫导演的《我爱不爱你?》中扮演了一个角色,1936年,她又担任了这位导演的第一部有声片《七勇士》的女主角,从此开始了二人的合作关系,此后她演出的影片大多数均为格拉西莫夫(后来二人成为夫妇)所导演。这些影片是:《共青城》(1938)、《教师》(1939)、《假面舞会》(1941)、《不可战胜的人们》(1943)、《大地》(1944)、《青年近卫军》(1948)、《乡村医生》(1952)、《人与兽》(1962)、《记者》(1967)、《热爱人》(1973)、《湖畔》(1974)、《做女儿的和做母亲的》(1975)、《彼得的青年时代》(1980)等,其中以在《共青城》中扮演的娜塔莎和在《教师》中扮演的阿格拉菲娜最为成功。此外,她还在普图什科导演的《宝石花》(1946)、奇阿乌列里导演的《宣誓》(1946)、弗列茨导演的《一年级小学生》(1948)、斯托尔堡导演的《真正的人》(1948)、里奥兹诺娃导演的《心的纪念》(1958)等片中扮演过角色。马卡洛娃的表演自然、质朴,没有夸张的动作和表情。五十年代以来,她没有在影片中扮演过女主人公,有的角色份量很小,但她的表演仍很动人。马卡洛娃是苏联电影学院教授,长期以来,她与格拉西莫夫共同领导一个教研室,培养出大批人材。对苏联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1977年地被授予列宁勋章,1982年她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克莱瑙·威利·A
(1907~1957)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戏剧、电影演员。生于德国米尔豪森,在梅泽堡死于车祸。他曾在杜赛尔多夫学习戏剧,后任舞台编剧、演员和导演。1932年起在迈宁根、慕尼黑、波茨坦及一个流动演出剧团当演员。1945年后在不来梅组织了戏剧协会。1949年他到布来希特所在的柏林剧团,最后进了德国剧院,直至去世。他曾扮演过不少重要角色,如浮土德、奥瑟罗、李尔王等,在德发电影制片厂的影片中也担任过一些重要角色,是被人公认的性格演员。1951年及1953年获国家奖。
他演出的主要影片有:《海港曲》(1919,联邦德国)、《间接的命运》(1949,联邦德国),《群神会》(1950)、《凡兹培克的斧子》(1951)、《岛上的阴影》(1952)、《不可战胜的人们》(1953)、《山中魔鬼变石头》(1955)、《沙皇与木匠》(1956)、《我的兄弟约苏阿》(1956,联邦德国)、《科佩尼克上尉》(1956,联邦德国)、《柏林之春》(1957,联邦德国)、《赌场风波》(1957)、《仲夏》(1957)等。
米勒·雷娜特
(1907~1927)德国电影女演员。生于德国慕尼黑。父亲是当地报纸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