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才不遇,“志不平”,并不只是局限于对个人穷通的不满,而是出于关心祖国命运,因有志难骋,有才难施,报国无门而悲怨。这与屈原的怨情也是相通的。
纵观《九辫》这首长诗,乃是以个人抒情为基础,将身世之感、怨刺之情、家国之痛相融而并出之,从而构成了它的深切而感人的思想内答,同时也是它的思想性之所在。
宋玉也是屈原艺术的继承者。从《九辩》这首长诗看,他多袭用屈原作品的辞意、词语以及语句,在结构上宏伟恣肆,着重描写心情上的波折,大大增加了诗篇的感情色彩,特别是结尾“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一段,更明显地是摹仿《离骚》的神游境界,并借幻想表现诗人最终不忘现实的执着。
但《九辩》在艺术上绝不仅仅停留在模仿屈原,而是自有它的独特的创造。
《九辩》作为一首抒情长诗,首先它在抒情诗的艺术手法上有很大开拓。它的抒情不取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制造一种气氛,创造一种意境,从而发抒自己的感情,展示自己的情愫。全诗以秋景、秋色、秋声、秋容为衬托,把萧瑟冷落的秋气与自己的哀怨之情,以至对君国末世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出,从而增强了诗歌艺术表现力,提高了抒情效果。例如全诗的起始,即以“悲哉,秋之为气也”一语开端,这一来自心底的惊呼,使凄怆悲凉的秋气,笼罩全篇,构成了动人心魄的力量。接着诗人一层递一层地铺写了满目凄凉的秋之画面:风吹草木,萧瑟变衰;天高气清,旷荡空虚;江河水落,清冷静寂;薄寒袭人,令人欷觑。这对于一个踌躇于人生坎坷旅途的人,何以自遣!往下诗人又写了一系列暮秋景色:紫燕辞归,寒蝉无声,大雁南去,秋虫悲鸣。囡之使他黯然心伤,通宵无眠。于是情随景发,而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悲苦,虽人过中年,而蹉跎无成。在这段以后,诗人还多次写到秋景秋情,如“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赦。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欲僚而沉臧”,“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懊而有哀。春秋连连而日高兮,然惆怅而自悲”。全诗把苍凉的秋景和诗人失意悲凉的心情熔铸在一起,互相映衬。因情而写景,托景以抒情,结果情因景而愈加浓烈,景团情而倍增凄凉,从而极含蕴而深刻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和哀怨的心情。
诗人的这种对秋容、秋景的描写,以及强烈的悲秋情绪,不仅是出于个人身世之感,同时透露了对时代、对社会、对政治环境的感受。宋玉的时代,楚国已属危邦来世.一片衰败景象。这也正如秋之来临,萧杀寒凉,有不复振起之象。由此可见.诗人成功地运用了“景生情,情生景”.缘情写景,因景生情的手法,为诗歌创造出一种情景相化相生而极为丰富的艺术境界,它给人所带来的联想和想象,及其体味无穷的感染力,远畦过《诗经》中的那种传统的比兴手法,对屈原作品中单纯运用香草美人以寓情的手法电是一个发展。正是由于宋玉这篇《九辩》,通篇写秋气写秋景,又通篇寓悲凉寓哀愁,感慨情深,使读者感到秋景即悲愁,从而铸成了“宋玉悲秋”的典故,并对后世文人创作产生很大影响,成为历代“悲秋”主题的滥觞。
其次,宋玉的《九辩》还显露出铺叙写物,状物细微的特点。如他在诗中写凄凉的秋景时,则依次写归燕、寒蝉、大雁、蟋蟀,抓住自然界生物的秋季特征,加以铺张敷陈的描写。又在后文写秋天的落术景象时,既加铺叙又刻画细致入微:
叶烟邑(枯萎暗淡)而无色兮,枝烦挈(纷乱)而交横。颜淫溢而将罢(疲,无生气)兮,柯(粗枝)仿佛而萎黄,前槠糁(高秃)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伤痕)。写寒秋中的树木,对其枝条叶干的颜色、形状,以至神态做这样周到而不厌其详的描绘,真可谓“极声貌以穷文”,这在宋玉以前还少有出现,在文学表现手法上是一种新探索和新发展。
《九辩》在语言上,也有它的特色。它继承了屈原开创的楚辞体(骚体)的艺术特色,如结构巨丽,曼声长吟,文辞秀美,同时还有所发展。如文中往往连用许多近义词,构成排句来刻画景物或抒写心理,皆能曲尽其妙;或穷形尽相,淋漓尽致,或缠绵悱恻,低回欲绝,说明了用词的丰富和精细。在句法形式上,它比屈原的楚辞表现得更加灵活,有二字、三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以至十字、十一字句不等,随着感情的流动、变化,而疾徐相间、跌宕起伏。而开端的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直把散文句式入诗,且连出四句而音节、句型各不相同,节奏铿锵,文气充沛,叩动读者心弦,读后令人有回肠荡气之感。同时它还吸取了民间诗歌多用双声、叠韵和重言叠字的特点,据统计垒诗用双声词和叠韵词近五十个,叠字数目亦相仿,从而读来音韵谐美,绘声绘色,悦耳动心,情味悠长。特别是全诗结尾的一段:
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乘精气之持抟兮,骛诸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