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明智的上司,赵太后确然知道,触龙此来决不仅仅是日常的寒喧问候,必有其他事情,“色稍解”可以看出她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果然,不出所料,触龙提出了自己的“私事”:走太后的后门,把自己的少子舒祺送进宫里“补黑衣之数”,这竟然是给正要瞌睡的太后送上了一个枕头,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太后此时已经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自己不让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不也是出于对“少子”之爱吗?原来天下喜爱“少子”的,也并不是我一个人。甚至于堂堂的大丈夫不也是如此吗?哈哈,我们甚至能够听得见太后内心的窃笑声。而此时触龙又是如何接下去的呢?“甚于妇人”,这一句,对于太后来说,岂不是明明要住自己的枪口上撞吗?及至后来太后笑曰:“妇人甚异”的时候,所有的防备和戒心早已是荡然无存了。“欲将取之,必先予之”,触龙正是在此基础之上说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话题,使太后“渐渐入彀”的。其欲擒先纵手法运用之妙,可窥一斑。
左师公来此说服太后的真正目的,是让长安君“质于齐”。前面所有的说词,都应该为它服务。但是这个结论怎样得出才不至于让赵太后生气又能接受呢?在这个问题上,触龙非常巧妙地给太后设了一个二难推理: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面对这一问题,太后的选择无非两个答案:要么承认,要么否认。很显然,她是不会承认的,因为现在不让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她自己认为正是对长安君的爱,怎么会比不上燕后呢’所以她说:“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那么就只有否认这个答案了。而这正是触龙想要太后回答的。看一下这个推理的过程:(l)既然你承认爱燕后比不上长安君,那么就要承认对长安君的考虑要比对燕后的考虑长远。(2)你对燕后的考虑是“有子孙相继为王”,那么对长安君的考虑只应该比这还要长远才对。(3)而事实上你的做法却是“尊之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很显然这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考虑。(4)所以说你比长安君的考虑比不上燕后,“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也”。问题说到这里,作为一个本来就有头脑有思想的赵太后,孰是孰非,何去何从,还用得着再多说吗?从太后的“诺,恣君之所使”这句答话中,可以看出太后此时的心结已然打开,心中的主意己然下定。触龙的点题收束,真可谓风行水上,自然而成文。此时此地的君臣二人,相视一笑的悦愉之情,达成共识之后的融融乐意,
左师触龙确实是一位大智者。在是否让长安君质于齐这件事上,能够立于局外,冷静观之,理智处之。如前面所述,当诸多困难一齐袭来,内外交困之时,赵国虽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支撑门面,但已然难支其大局。即如赵太后之政治头脑和魄力也难以理其头绪,以致于当国家利益需要她作出暂时的牺性时,也难以接受。从“明谓左右”之“明谓”,可以看出此时赵太后态度的顽固的蛮横。而左师触龙却能冷眼相观,热心相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说服太后使长安君出质于齐。长安君若能出质于齐,则齐兵出,齐兵出则秦兵退,秦兵退则赵国安。于是他凭借一付大智大慧,超群魄力,“愿见太后”,同时游说太后的过程中,又能凭借句句“闲情”,看似无心插柳,其实已是绿柳成荫,打动了太后,顺利完成了说服任务。与其说这是一次说服的过程,毋宁说是一个智者的心智的流露,是一次大的智慧的展现。他与太后的谈话,是一次心灵的沟通,他成功地运用自己的机智,完成了与太后心灵的对撞与契合,既显示了作为臣下的一片忠心,又维护了太后的尊严,既考虑了长安君的长久之计,又保全了赵国的根本利益。收到了一石多鸟之效,展示了一个智者的风采。
触龙之所以能够说服赵太后,除了他过人的机智.巧妙的方式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以情动人”。先看入题,触龙借助人之常情,打开了话题。作为一名忠心的老大臣,关心君主,实属常情。尤其是此时的赵太后,其心情的沮丧,可以说是灰暗之极,而一些大臣却于情不顾,进行强谏,更令人失望。而此时触龙的问候,怎能说不是一番真情流露呢?这是其一。作为转承,触龙是从亲情方面引起太后的注意的。父子人伦,关怀有加,实是常理。“贫家有子贫亦娇,骨肉恩重哪能抛”,以此为引子,引出了太后的母子情深。这是其二。点题之处,既有亲情,更为国情。说服太后的目的,既是为了赵太后,也是为了长安君,更是为了整个赵国。最后的结果,表面上看来,触龙丝毫没有涉及到赵国百姓,只是从长安君的长远之计着想,只是从赵太后的角度出发,其实事实上真正受益的不是整个赵国的百姓吗?一旦战争的狼烟燃起,最后受苦受难的还不是老百姓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左师公的良苦用心,不可不察,此其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触龙的款款深情,不仅仅说服了赵太后,同时也打动了无数读者,让我们至今读来,仍为之感叹不已。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呋丽。朝服衣冠,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