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先秦文学观止> 第64章 史家典籍(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史家典籍(11)(1 / 4)

推荐管仲起因子桓公欲立鲍叔牙为太宰(相当于宰相)。鲍叔觉得太宰地位煊赫,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甚大,非“天下之才”管仲莫属。这里有两点要注意:一、鲍叔牙是齐桓公的师傅,无论避难出奔,还是回国夺取政权,都是劳苦而功高,出任太宰,也是顺理成章,理所应当的。难能可贵的是鲍叔牙并不以此心安理得,更不居功自傲,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推辞任命,“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二、当时的齐国虽为大国,但内乱日久,国力衰弱,百废待举,非栋梁之才担纲治政,不足以拨乱反正.转弱为强。鲍叔牙认为管仲正是太宰的最恰当人选。“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接连二个“若必治国家者”,正强调出鲍叔牙是一个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人物。

鲍叔牙推荐管仲的理由是和自己作对比的,也许是设身处地,更有说服的力量。鲍叔牙所举五个方面不如管仲。第一“宽惠柔民”,指加惠和安抚人民;第二“治国家不失其柄”,指确立治国的准则;第三“忠信可结干百姓”,指以忠实诚意取信于民;第四、“制礼义可法于四方”,指制订礼义规则,使四方百姓有法可依。第五“执抱鼓立于军门”。指加强战备,教民勇于参战。这五个方面侧重于法律礼制、教育和军事,似乎缺少农耕经济方面的内容,但按传统观点看,仍不失为使齐国富强,称霸天下的必要条件。从中更可看出鲍叔牙并不满足现状,处处为齐国未来着想的远大政治眼光。

应当说,作为未来霸主的齐桓公对于鲍叔牙从上述五个方面来力荐管仲,还是有吸引力的。但齐桓公要接受管仲还得克服一大心理障碍,那就是一箭之仇。“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也就是说营仲差一点要他送命,这是桓公在感情上所不能接受的。鲍叔牙并没因桓公的不高兴而中止对管仲的推荐,仍据理力争,说管仲当时是“为其君动也”,他用箭射您,正表明他对公子纠的忠心。同样,“君若宥而反之”,管仲也一定会忠心耿耿为您所用。鲍叔牙深知齐桓公急于成就霸业,急需网罗能辅佐霸业的人才,因此抓住齐桓公这主要的心理特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说服齐桓公克服“一箭之仇”的心理障碍,同意起用管仲。由于前面文章做了大量铺垫,所以这里仅用“若何”,一笔带过。而鲍叔牙也只用“请诸鲁”三个字作答。简洁的对话,一方面说明桓公与鲍叔牙已经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事不宜迟,果断利索才能促成大事。

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层意思是如何才能从鲁国请回管仲。桓公深知鲁国君臣并不全是庸碌之辈,像谋臣施伯一定知道管仲回齐国的后果是什么。因此,齐桓公预计施伯会出来阻拦管仲返齐的。胸有成竹的鲍叔早已巧计在手,从容回答说:“使人请诸鲁,曰:寡人有不夸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也是在一箭之仇上做文章,说得头头是道。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按鲍叔牙巧计接回管仲。果然不出桓公所料,鲁国谋臣施伯一眼看穿了齐国的意图,他对鲁庄公说,齐国要求将管仲送还,并不是要杀他,而是要用他。管仲是“天下之才”,如齐桓公将管仲接回去,并让他管理朝政,“则必得志干天下”。这对作为邻国的鲁国是十分不利而危险的。听了施伯一番分析,鲁庄公只有说“若何?”。同样是“若何”两个字,鲁庄公说的和齐桓公所说,效果正好相反,显示了鲁庄公的无能。还是施伯替他想个办法:“杀而以其尸授之”。然而,在齐使的威逼下,鲁庄公哪里敢杀管仲,只得“使束缚以予齐使”。

最后,管仲回到齐国,受到齐桓公热列隆重的欢迎。这里,不仅能看出齐桓公的豁达大度,也说明他求贤心切。弃桓公日后能成为春秋头号霸主,与他这些性格特征是分不开的。

鲍叔荐管仲,桓公求管仲。一则以“荐”,一则以“求”,两相配合,终于成功。齐国霸业,从此起步。

《战国策》

《战国策》体例与《国语》大致相近,基本上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所涉史实,上自三家分智氏,下至秦灭六国,凡二百四十余年。但全书并无贯穿始终的完整线索,多数年代模糊,人物事迹往往前后抵牾,少数篇章残缺不全,属于资料汇编性质。

关于《战国策》的作者,历代都有猜测和争论。

《战国策》主要反映纵横家的思想。所谓“纵横家”,成分比较复杂。其中不少是有才能、有见识的政治家、外交家,他们知识渊博,十分注意了解和分析研究当时各国形势及国与国之间的利害关系,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和特点,提出不同对策。他们像高明的棋师,善于利用矛盾,趋利避害,变被动为主动,有的能从长远和大局出发,用三寸不烂之舌制止诸侯之间的不义之战,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反对战乱、渴望和平的愿望。像《齐策五》“苏子说齐闵王”,就明确提出不要主动挑起战争,战争乃是一场大灾难。对于秦国的武力征服天下,破城略地、屠杀无辜的行为,《战国策》表示强烈谴责。对六国中不畏强暴的英雄予以热情赞扬。对宣扬苟安投降,割地媚敌的错误意见,提出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