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上述之外,《晏子春秋》还描述了一些其他人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譬如刚愎自用、荒淫无道的齐庄公,滥杀异己、凶狠残暴的崔杼。又如《内篇·杂I》中《景公夜饮》一章,只有简短的二百余字,便极其精练地刻画了晏婴、司马穰苴、齐景公、粱丘据四个栩栩如生的形象。齐景公饮酒无度,有时连醉三日,有时饮七天七夜不止。有一天,齐景公饮酒至深夜仍感兴犹未尽,便醉意朦胧、跌跌撞撞地撞到大臣家,要大臣们陪他饮酒。当晏婴听到景公夜临的消息后,马上穿上礼服迎接,并急不可待地询问是否国家发生了什么紧急事故?接着婉言拒绝了景公的要求。景公接着来到司马穰苴的家,司马穰苴听到景公夜临的消息,立即披甲戴盔手执武器迎接景公,询问是否发生了外敌人侵或大臣叛乱的突发事件?接着婉言谢辞了景公的要求。景公无奈而到佞臣梁丘据家。梁丘据左手拿着瑟,右手拿着竽,边走边唱地迎接景公。这一章简短的文字,活生生地勾画出三个不同的人物形象:晏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司马穰苴是一个随时准备战斗的军事家,而梁丘据则是一个阿谀谄媚、寻欢作乐的佞臣。
《晏子春秋》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写作方法。
第一,构造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善于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展开矛盾冲突。比起《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书中穿插的故事来,《晏子春秋》的故事大都比较完整,能写清故事的时间、地点、起因、过程、结果,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就是在叙述故事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譬如著名的《晏子使楚》章,首先交代人物和起因:楚王企图利用晏婴身材矮小的生理缺陷乘机侮辱晏婴,要他从小门进入,从而使齐国使者丢尽脸面而处于下风。晏婴对楚国的这种恶作剧的玩笑,并没有立即翻脸而闹成僵局,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从容答道:“出使狗国的人,从狗门进。现在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小门进入。”晏婴的回答明明是辱骂开小门的楚国是“狗国”,但同时又给对方留有余地,所以接着说,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小门进入,这就轻松巧妙地把“楚国”与“狗国”区分开来,从而使对方无法辩解,只能是作茧自缚。
晏婴从城门进入,拜见楚王。楚王开口便问:“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这一问话的恶毒用意就是说,齐国怎么派你这样身材矮小的人出使楚国呢?其目的是贬低齐国的地位。机智的晏婴不慌不忙地把齐国的浩大声势夸耀了一番,接着答道:“齐国派遣使者有一个原则:最好的使者前往最好的国家,最不好的使者出使最不好的国家。我是个最无能的人,所以被派往楚国。”从表面上看,晏婴的回答是贬低自己,实际上是贬低、辱骂了无理的对方。这种高妙绝伦的外交辞令,凸显了晏婴沉着机智、应付裕如的高大形象。
第二,通过描写生活和人物言行细节,刻画人物形象。《晏子春秋》通过描写诸侯、大臣饮酒、游猎等活动的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譬如《景公探雀》章,描写齐景公爬上房檐掏雀巢,掏出幼雏后,看它太嫩弱,于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巢内。景公掏雀巢是与国君身份不相符的一件事。过了几天,晏婴知道了这件事,便人宫进见景公,景公不禁头上冒出了虚汗。作者对这一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景公难为情的内在心理活动。义如《景公为履》章,叙述齐景公生活奢侈浮华,别出心裁地让工匠做了一双镶玉带金的鞋,又重又凉。齐景公冬天穿着它上朝,本想在群臣面前炫耀一番,结果因鞋太重,刚刚能抬起脚,迈不开腿走步。景公穿着它双脚冻得发麻,询问大臣说:“天气冷吗?”上述描写,既表现了景公追求奢侈浮华的心理,又展现了他滑稽可笑的神态。
此外,《晏子春秋》语言丰富,善于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书中没有臃肿的冗文,没有哕嗦的废话,行文流畅,读后使人赏心悦目。综上所述,《晏子春秋》既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古代齐鲁文化的发展、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然,《晏子春秋》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也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如关于晏婴的事迹材料,缺乏系统的整理,既不按时间顺序划分,又没有按类别划分,致使有些地方内容重复。有些故事与故事之间,缺乏剪裁而互相矛盾,影响了晏婴在书中的性格、形象的统一。又如对齐景公的描写,有时把他描绘成从善如流、改过自新的圣贤,有时又把他写成只知吃喝玩乐的蠢材,从而使读者难以把握齐景公的性格特征。
名篇赏析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人。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人。”傧者更道,从大门人。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