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先秦文学观止> 第50章 先秦诸子散文(4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章 先秦诸子散文(42)(3 / 4)

联系,要对事物作一种理性的认识,惟如此才能“见其象,致其形,循其理,正其名,得其端,知其情。”这才是“成事”之本。

“己”的又一层意思,即“自己”,认识事物的主体。就是说,要靠自己去辨析、探求。“自见之,明。借人见之,暗也。自闻之,聪。借人闻之,聋也。”这种不泥古,不袭前人之成说的思想,是很有光彩的。

“名”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哲学与逻辑概念,《无厚》中充分体现了邓析的按名定实的观点。

晏子及《晏子春秋》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曾在齐灵公、庄公和景公三朝任事,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候。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候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是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它集中、详细地叙述了晏婴的思想和言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晏婴的精神风貌。

流传至今的《晏子春秋》,主要有八卷本和七卷本两种。

从内容上看,《内篇·谏上》、《内篇·谏下》二卷,主要是记载晏婴劝谏国君施行德政、体恤民苦、省刑慎罚、任贤使能、轻徭薄赋、尚俭抑奢等事迹;《内篇‘问上》主要是晏婴回答齐国国君所问的称霸诸侯、国家兴亡、天下得失、教化百姓等问题;《内篇。问下》主要记载晏婴同其他国家国君、大臣等人的问答,如与鲁昭公、晋平公、叔向等人谈论君臣关系、安国教民、富贵尊荣、立身处世等问题;《内篇·杂上》、《内篇。杂下》二卷主要记录了晏婴不与崔杼盟誓、不从齐景公夜饮、出使楚国、拒建新宅、乘弊车驽马、衣食弊薄、临终遗言等活动片断和事迹;《外篇》上下二卷,有些内容与前几卷重复,有的记载晏婴劝谏齐景公不要占星、占梦、禳灾的事迹,有的记载齐景公参加晏婴的丧礼过程和对晏婴的怀念,有的记载晏婴去世后的事情。

《晏子春秋》一书集中反映了晏婴及该书编著者以民为本的政治观。

春秋以来,随着“重民轻神”、“重人轻天”进步思潮的兴起,人们对民众地位、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认为民众对君权的得失有极大的重要性,民众是政权得失、国家兴亡的决定性因素,民心向背决定战争的胜负。春秋末期的晏婴和《晏子春秋》的编著者,继承了前人以民为本的思想,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在全书的215章中,约有三分之二篇幅谈到“民”或与“民”有关的问题,提出“民,事之本也”,认为政事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顺乎民心,主张“爱民”,“重民”,“利民”,“乐民”,“富民”,“爱民为法”,“以民为本”,把是否爱民、重民作为为政者的最高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叔向问意孰为高》章记载:叔向询问晏婴说:什么样的道德为高尚?什么样的行为为尊贵呢?什么样的道德最低下?什么样的行为最卑贱?晏婴回答说:没有比爱护民众更高尚的道德,没有比使百姓欢乐更尊贵的行为了。没有比苛待民众更低下的道德,没有比损害民众更卑贱的行为。晏婴认为,国君做到爱民、重民、厚民、富民、乐民、顺民、恤民,就能使国家富强、社会安定;否则,就会使国家危亡、社会动荡。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晏婴多次劝谏国君要重民、爱民、保民,讲述爱民是“治国之本”的道理。譬如《谏筑长康台》章记载说:一年的秋收时节,齐景公追求逸乐,役使大批民工兴建长康台。有一天,齐景公举办大型饮宴,晏婴在旁边陪侍。晏婴心里牵挂着无法回家收获的民工,忧心忡忡,坐立不安。当酒过三巡,晏婴离开席位,边舞边唱道:“庄稼结穗啊不能收获,秋风吹来啊全都零落。风吹雨打全都飘散,上天无情不让民活。”晏婴唱完,泪下沾襟。酒酣耳热的齐景公明白了晏婴的讽谏,于是下令停止了工程,民工得以回家收获。这样,晏婴凭着同情百姓苦难的思想情感,把一场宫廷的宴饮歌舞,变成了劝谏齐景公的政治场所,从而展现了晏婴的聪明智慧。

《晏子春秋》突出强调治国安邦必须薄敛省刑。晏婴多次劝谏齐景公要减轻赋税,征发劳役不能耽误农时,山林湖泊的资源不能由公室垄断而应向社会开放。他批评齐景公的横征暴敛给百姓造成的严重灾难,致使百姓流离失所,途有饿莩,要求齐景公减免渔盐商人的捐税,关卡、市场让官吏只稽查而不征税,对农民只收取十分之一的赋税,等等。他多次劝谏齐景公不可穷奢极欲,而要尚俭抑奢,俭约为国,否则,就会造成民怨沸腾的局面,从而危及国君的统治。

晏婴主张以德治国,反对滥施刑罚。《晏子春秋》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关于减轻刑罚的劝谏。他针对当时齐国“假足贵而鞋贱”的局面,劝谏景公摈除苛繁的刑法,不要以国君的喜怒为标准而随意赏罚。他劝阻了景公诛杀惊跑飞鸟的农夫,劝谏景公不要惩治因醉酒而误撞槐树的醉汉,阻止景公严惩砍伐竹子的人,劝谏景公赦免了砍伐揪树的人,劝谏景公不可随意杀戮抟土为砖的兵士等等。这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