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饮食,必蠲絮;善调和,务甘肥;必恭敬;和颜色,审辞令;疾趋翔,必严肃;此所以尊师也。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日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日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人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赏析】
《尊师》是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总结,它高度评价了老师对于人的精神成长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规定了人们对于老师、学习和知识应取的态度。
作者以其广博的知识,首先一一列举了古代最杰出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老师的名字,以大量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这些伟大人物的辉煌业绩是同他们的尊师和这些老师在精神上和事业上的指导分不开的。这样,文章就不仅为人们确立了尊师的榜样,而且揭示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尊师传统,把这一传统与老师的作用视为历史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文章对老师作用的强调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早在战国时期,宗教在政治、军事、司法、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已经不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先秦哲学又强烈地意识到统治者无止境的权力欲和享乐欲,他们的随心所欲的主观意志和喜怒无常的情感对于社会的巨大危害,这样,哲学家们就期望那些富有深邃的智慧、卓越的思想,具有高洁的人格和某些方面的专门知识的人来指导国家的治理、人的精神的成长、社会文化和个人事业的发展。尊师的观念和传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这篇文章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四方面的思想:
第一,文章提出:“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作者认为老师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他们是专门的知识、方法和技术的传授者,而在于他们是人的各种天性的培育者和潜能开拓者。根据文章的逻辑,人虽然生来就有感官和心智器官,具有感知和认识事物的能力,但是,如果不学习,没有老师的引导和培育,这些能力不仅不能得到开发、提高,而且会变成消极的因素,把人引向堕落,危害社会。文章以颜诼聚、高何、县子石等人受老师教育前后迥然不同的表现为例,说明了这个道理。而老师对那些有问题的人的教育,也不是从外面给他们灌输什么,不是强迫他们接受什么,而是启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和培育他们的天性,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文章说:“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育思想。
第二,老师教人,或求学者向老师求学,最重要的是“成身”,即成就自我,养成理想的人格。文章说“知之盛者,莫大干成身”,它认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完美的人格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具决定性意义:“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虽然此语流露了一些宗法主义的思想,但是它的旨意是讲理想的人格使人具有不可抑制的精神生命力,这是人们获取成就的不竭的力量源泉。
第三,尊师最重要的是尊重和发扬老师之道。即老师所信奉、教诲及其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的信念、理想、志向,他的人生哲学、政治理念和基本的价值取向。所言“顺耳目,不逆志,退思虑,求所谓”,都是要求人们着重把握老师之道。文章把遵循和发扬老师之道视为求学者最重要的责任,甚至把那种遵循而不尽力弘扬老师之道的行为称为背叛。当然,这里的老师多是指大儒,即公认的杰出的权威的知识分子,那些社会上、或者朝廷上的卓越的精神指导者。显然,文章是想把他们,而不是把哪一个统治者视为社会的良心,民族的灵魂和文化发展的指路人。此文反映了儒家尊师以尊道的传统思想。
第四,求学者和社会应该尊重老师,在生活上尽心尽力地从各个方面关心老师。尊师不仅要体现于日常言行中对老师的恭敬的态度,还必须表现于虚心、认真、专心致志、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更要变为敬业精神和勤劳的品质,要从事体力劳动,种好庄稼、菜蔬,捕鱼打猎。既为治生业,因此也能以自己亲手劳动所得贡献给老师,向老师表示自己的敬意。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优良的尊师传统的形成是个重要的贡献,也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
这篇文章对于服从老师的权威这方面论述得十分充分,然而,在教师如何加强与求学者的思想沟通、如何与求学者展开自由的、平等的学术讨论、如何做到教学相长这些方面没有涉及,这是此文的一个缺陷。
用众(节选自《吕氏春秋》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虽不足,犹若有跖。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