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发展来揭示。道是以虚态的形式存在着的。那么,它是什么样的形象呢?道,就像气的状态,像雾的样子,浅灰色,安安静静。这就是道,从古至今不变的形象。
道,是包含极高能量的物质。
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物质,宇宙万物都来自于道。道,包含着宇宙万物的本质。因此,道是包含着极高能量的物质。我们所生活的宇宙中其能量是难以描述的,而产生宇宙的道的能量就更加难以叙说。总之,宇宙中所有能量都来自于道。
道,是包含全息的物质。
宇宙万物中的所有信息,均来自于道。无疑,道包含着宇宙万物的本质,包含了宇宙万物中的全部信息。换言之,宇宙万物中的所有信息,在道中均能找到其因子。
归结起来,我们可以初步的勾画出道的大致轮廓:道是物质,但不是普通的物质,是以虚态存在的具有极大能量与全息的物质。“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意思是说:无形,是万物的始端;有形,是万物的根源。
道生宇宙万物,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道是不停地演化着的。开始,道是在虚态的层次上演化,状态是由上一个层次向下一个层次演化。道产生混沌的元气,元气生出阴阳。此时的物质,是道无形阶段的演化,是万物的开始与发端。阴阳在道和元气的作用下做结合的运动,阴阳结合的瞬间,就产生了时间。时间的产生,是能量在凝聚信息的指引下进行凝聚的运动,在时间的作用下,生成了新的物质,也就是实态物质。这时的物质,是道有形阶段的演化,是产生万物的根源。
无形和有形,都是道演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形态。无形,是用来称呼万物开始前状态的,是虚态物质。有形,是用来称呼万物萌生状态的,是实态物质。有形来自于无形,也就是无中生有。“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意思是说:所以常无欲望,以观察无形的微妙;常有欲望,以观察有形的边沿。
观察有形的边际,又为什么要常有欲望呢?有形的事物的边际,是宏观的、遥远的、物之尽处的,常人的视力无法能及。但是,老于是可以看到的。那么,老子为什么看得到呢?老子说:“至虚极也,守静茑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意思是说,达到墟无是修道的最高境界,保守住静是切实的行为,万物由虚无开始发生发展我已观察到它们的返回。老子看到的是:从道出发,万物发生发展,再返回到道。这说明老子县有超常的远视功能。那么,老子的远视功能是哪里来的呢?也是修道得到道而来的。修道得到道并开发出远视功能的人,在远视时首先是要意到,也就想看如此就可以看到非常非常遥远的地方,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宏观世界的边沿与尽头。因此,有道之士常有欲望,就可以观察有形的边际。这里所说的无形与有形,老子是站在常人的角度来说的。如果对有道并具备超视觉功能的人来说,都是有形的,都是可以看见的。不少修道有成之人,都可以看见常人看不见的气及肉眼不可见光等,这就是实际的例手。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意思是说:无形、有形两者都出自于道,形态虽然不同但说的是同一个道。
两者,是指无形和有形。同出,是指两者系出同源,它们的根源是道。异名是指无形和有形。同谓,是指说的是相同的道。无形和有形,二者都来自于产生宇宙万物的道,虽然虚态与实态的形态不同,但说的都是同一个道,而不同的形态是道演化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的形态而已。“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是说:奥妙啊无穷奥妙,道是洞悉无穷奥妙的途径。道,真是太玄了!太妙了!道的玄妙,道的无穷奥妙\"不是通过一般途径可以了解的,而是必须靠道才能感受,才能体会,才能把握,才能知道其奥妙所在。因此,道是洞悉无穷奥妙的唯一途径。
《老子·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倾,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赏析】
这一章前半部是在讲事物都是有相对性的辩证法:“天下都知道美是美的\"而不知道有丑这就坏了。都知道好是好的,而不知道有恶这就不对了。所以,有无互相生化,难易互相成全,长短互相形成,高低互相影响,音声互相和谐,前后互相照应。”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是天下无论什么人都应掌握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
后半部分是对“圣人”(统治者、贵族等有钱有势之人)提出的行为准则,要求“圣人”作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法,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必由自己去开始。(不是采取自主的、主动的措施)生成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当时的统治者以天下为已有)帮助万物145展而不自持有功,成功了自己不居功,由于不居功,所以其功不可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