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先秦文学观止> 第24章 先秦诸子散文(1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先秦诸子散文(16)(3 / 3)

庄子美学强调人的性情的自由抒发和表现,对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的特性有深刻的认识,提倡抛弃雕琢的自然之美,这些都对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基本内容及思想

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以“礼”为根本制度,绵延了数百年的政治格局,处在最后崩溃的前夕,周天子已丧失了控制诸侯的能力,各大诸侯国之间出现了竞相争霸的局面,社会处于极度动荡混乱之中,频繁的战争和统治者的残酷剥削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庄子对社会的黑暗和儒家所提倡的虚伪的仁义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庄子详细阐述了他的人性自然说,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构筑了至德之世与建德之国的社会理想。

庄子的社会理想是以其人性自然论为出发点的。庄子认为人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一种存在形式。庄子继承老子“见素抱朴”的思想,认为人性是最纯真、最朴实的,情欲和仁义都不是人性的本然状态。庄子主张人应当“任其性命之情”,也就是要保全人的素朴自然的本性。《庄子.马蹄》篇:

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这是说,大家都不用智巧,本性就不至离失;大家都不贪欲,所以都纯真朴实,纯真朴实便能保持人的本性。

《天地》篇还从宇宙万物生成的角度,对人性做了规定。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这是说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形成过程,每一个个体都有它具体的形体。“形体保神\"各有仪则”是说形体中保存着、寄寓着精神,而且各自有着一定的规则,各自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就是性。“性”的基本特征是“自为”,“自为”不是指人的自觉的能动性,而是指自发的、本来存在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庄子从许多方面来说明违背了物的本性必然带来祸害。《庄子·马蹄》篇以伯乐治马为例说明了人为的伤害: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龅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乏,刻之,雒之。连之以羁串,编乏以阜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马的蹄子,生来可以践踏霜雪。马的皮毛,生来可以抵御风寒。吃草饮水,翘起尾巴在野地里奔跑跳跃,这就是马的本性。就是高台大殿对它也没有什么用处。自从伯乐说。我善于治理马”,就在马的身上烙火印,修剪鬃毛,刻削蹄甲,羁络头部,再用头勒和脚绊把马连成行列,用马槽和马床将马按次序分开,这样一来,马就要死去十分之二三。再加饮食不足,奔跑过度,为使马行动整齐,前有口衔的铜铃为累,后有皮鞭竹簧的威胁,马就死掉一多半了。《骈拇》还说:

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野鸭的腿虽短,接上一段便造成了痛苦;鹤腿虽长,去掉一节便造成了悲哀。所以天。眭是长的,就不能去一节,天性是短的也不能接上一节。庄子认为,事物的大小长短等性质都是自然给与的,是性之本然,因而是最完善的。如果勉强施以人为的增减,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的后果。

物之性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具体表现在人身上应当是怎样的?庄子对于人性有着明确而且通俗的解说。《庄子。马蹄》说: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日天放。人们有着真常不变的本性,自己纺线织布做衣裳,自己耕耘种粮食,这是共同的本性,浑然一体而无偏私,名日自然放任。这主要表现为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温饱的问题,满足人在生理上基本的生存条件。在政治上“一而不党”,无尊卑,无礼义,无上下,无利益集团的划分,人生在世与所有的他人不亲不远,见素抱朴,一切因任自然。

庄子认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任其性命之情”,像儒家所提倡的那样,依礼仪法度行事,则违背了人的本性,是从外面强加给人的,故称“治外”。

庄子在《至乐》篇明确提出了无君论的思想。庄子用寓言的形式,借空骷髅之口说:

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死了,上无君主,下无臣子,也没有四季的劳作,从容自得地与天地共久长,虽有为君之乐也不能胜于此。《孟子·滕文公下》记载,“孔子三月无君,则皇如也。”孔子要是三个月没有君主任用他,就坐立不安。庄子恰好相反,他认为君臣之分是痛苦的事情。没有任何对君主的义务,没有任何对下级的责任,没有任何的事物负累,才是“至乐”。这里庄子关于无君论的言谈,仅为一种鲜明强烈的情感,在理论上尚处在朦胧的阶段,但它却成为抨击君主专制思想的源泉,为后代,如晋代鲍敬言的无君论提供了理论上的先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