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道教与丹道> 第20章 内丹基本理论揭秘(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内丹基本理论揭秘(2)(2 / 3)

周天功法大药生时有六根震动之景为“正子时”。双修派丹法采药时机为火候不传之秘,以鼎器之应星应潮定时辰,有“圣人传药不传火”之说。清修派丹法以神为火,以炁为药,神煦相抱,一任天然,则药物、火候俱在其中。鼎炉为丹家炼药的地方,药物起止之处为炉,升上之处为鼎。清修派丹法有大鼎炉与小鼎炉之分。炼精化炁用大鼎炉,鼎在泥丸官,炉在下丹田,炼炁化神用小鼎炉,鼎在黄庭中官,炉在下。田炁穴。双修派丹法以女子为鼎器,又有所谓后天鼎、先天鼎、金鼎、玉鼎、水鼎之分。要之,双修丹法以少女为鼎器,以天癸为药物,以庚甲为火候.下乘丹法以身心为鼎炉,精气为药物,心肾为水火,年月日时行火候,中乘丹法以乾坤为鼎器,坎离为水火,乌兔为药物,一年寒暑为火候。上乘丹法以天地为鼎炉,日月为水火,性情为龙虎,以心炼念为火候。还有最上一乘至真妙道,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丹基,无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洗心涤虑为沐浴,中为玄关,见性为凝结,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打破虚空为了当。

要之,药物之本质实为“先天一炁”,鼎炉实即“玄关一窍”,火候实质是“元神之妙用”。以先天一炁、玄关一窍、元神妙用三者人手,则药物、鼎炉、火候之内丹学三要件俱得矣。

§§§第九节 两重天地与道通为一

吕祖《指玄篇》云:“两重天地谁能配,四个阴阳我会排。会得此玄玄内事,不愁当道有狼豺。”这就是说,道学的历代宗师发现了宇宙和人体的一个大秘密。这种秘密,佛陀等东方哲人也曾用不同语言进行揭示,可概括为“两重世界,四个阴阳”。按这一道学理论,宇宙分为“先天世界”和“后天世界”,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先天的人体称作“法身”,后天的人体称作“色身”。先天世界和后天世界,包括人体的法身和色身,都是由阴阳组成的,所以称先天阴阳和后天阴阳为“四个阴阳”。必须指出,阴阳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先后天的宇宙都是一种“太极”、“阴阳”、“三要素”(信息、能量、物质)的“关系实在”。宇宙中万物各有一“太极”,皆可分“阴阳”,都是信息、能量、物质的结缘体。“阴阳”并非指西方哲学中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在一定“关系实在”中被称为“阴阳”,因为在此一“关系实在”中被称为“阳”的东西,可能在彼一“关系实在一中被称为“阴”。

根据道学的观点,宇宙中除了我们这个有形、有象、有质、可观察可测量的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无形、无象、无质、无法观察难以测量的“虚无空灵”的世界,这就是“两重世界”的道学宇宙观。“两重世界”都是关系的实在,但前一重世界为实体,后一重世界为虚体。前一重世界的时间、空间是实数,后一重世界的时间、空间是虚数(超时空的)。这就是说,前一重世界是“三生万物”而成的后天世界,后一重世界是万物未生之前的先天世界;前一重是形而下的“器”世界,后一重是形而上的“道”世界.前一重即佛学所谓“色界”,后一重即佛学所谓“无色界”。“色界”在佛经中简称“色”,在道经中简称“有”,是实数表示的世冕“无色界”在佛经中简称“空”,在道经中简称“无”,是以虚数表示的世界。色界里的万物运动以光速为极限,受三维时空的限制,受当代科学中物理定律的支配,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观察测量;无色界不受光速和三维时空的局限,现代物理学的定律和时空观尚不能解释无色界的现象,现代科学仪器也无法观察、测量无色界。

所谓“色界”和“无色界”,都是由“道”缘起而生的“关系实在”,而且二者之间也是互为缘起的。我们决不能以传统的三维时空观猜测它们,误以为在“色界”宇宙之外另有一个占据空间的“无色界”宇宙,就像两只并排摆放的箱子那样。实际上,我们生存的“色界”宇宙本身也是一个“无色界”宇宙,我们人体的“色身”本身也隐含着一个虚无空灵的“法身”,色界和无色界是相辅相成,互为因缘,亦此亦彼,即此即彼的,这才是新道学的宇宙观。佛陀《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老子《道德经》讲“有无相生”(2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无有入无间”(43章)。这些论断实际上都可看作是新道学的自然定律。

“色界”的时空以光速为界限,物质运动最大不能超过光速,否则时空失去意义,因之光是由“色界”通往“无色界”的临界线。将这个理论应用到丹道修炼上,则“玄关一窍”则是由“色界”通向“无色界”的“隧洞”,是“色身”和“法身”之间相互交通的“门户”。丹道修炼即是要交通“实”和“虚”、“有”和“元”、“色”和“空”,此之谓“道通为一”。谭峭《化书·道化》云:“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丹道就是要以有形之塞化无形之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