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控制等治疗容易见效。正常人的皮下脂肪细胞平均直径约67~98微米,每一个脂肪细胞含脂肪量约0.60微克。当发生肥胖时,脂肪细胞明显增大,皮下脂肪细胞所含的脂肪量也增到O.90微克,甚至达到1.36微克。如果肥胖发展得快,一般只是脂肪细胞的肥大;而当肥胖发生发展过程缓慢且长期持续下去的时候,脂肪细胞则不仅个体肥大,而且数目增加。当脂肪细胞既有肥大又有增生的时候,就会大大增加身体的脂肪库容,造成明显肥胖。
“吃”的确是造成肥胖的原因,那么为什么非“吃”不可呢?不妨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一下探讨:
文化遗传因素
人体需要的能量来自食物,食物对身体功能的维持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吃了过多的食物,吸收了过多的能量,就难免形成肥胖。既然如此,是否通过节食就可以避免肥胖?
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根据减肥者的经验,节食一段时间,一旦发生体重减轻,多吃的毛病立即重犯,这是节食减肥极难成功的原因。节食所以困难,显示人类本来就有“只要有机会就吃”的文化遗传。节食是一种勉强的、理性的、违反本意的自我限制,此种限制,只能维持在意识层面。在潜意识层面下的食欲,时时不忘冲破限制,获得饱餐的满足。
从进化论的观点看,“有机会就吃”是人类祖先生活在艰苦时代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古代人谋食不易,一旦获得食物就尽量填饱肚皮,供以储存以备熬过饥饿阶段。在长期饥饿之后,一旦获得食物,此种多吃储备的文化现象便显而易见。
此种文化倾向流传下来,即使今日生活上不存在食物匮乏,而潜意识里的心理倾向却仍然存在。特别是对减肥节食者而言,体重控制稍有成效后,再遇到美食当前的机会时,纯理性的自我限制力量可能会减低,“有机会就吃”的文化遗传倾向自然就会出现。结果是节食减肥之后,一旦解禁,吃得反而比以前更多。
情绪因素影晌
食欲与情绪有关的观点,一般人都能理解。但是究竟是何种关系却未必能说明白。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一般人在焦虑时食欲降低,食量减少;而肥胖者在焦虑时吃得更多,而且在任何情绪状态下,都会增加食欲。
按一般人的经验,只有情绪好的时候才胃口大开,为什么肥胖者在焦虑时食量也会大增呢?对此反常现象,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可能是父母在育婴期问,因缺少经验,为婴儿养成了不良习惯所致。婴儿常因多种原因而哭泣,饥饿只是其中原因之后。父母可能缺乏育婴知识,误认为只要啼哭就与饥饿有关。于足,只要婴儿啼哭,父母就立即喂奶,结果使婴儿无法学到对什么是饥饿与什么是难过的辨别。
另外一种解释是:肥胖者在焦虑的时候爱吃可能是学习而来的不良适应。因为口中咀嚼时,会使面部肌肉紧张度减低,使人间接感到情绪的紧张也随之减低(嚼口香糖的目的即在此),久而久之,由口嚼动作演变成口吃食物。凡是遇到焦虑境遇时,即以吃东西的方式来适应。此种说法与“借酒浇愁”方式相类似。外在诱因作用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肥胖者不但对外在的食物线索比一般人敏感,对与食物有关的其他线索也比一般人敏锐,即使肚子不饿,只要美食当前,总不会像瘦人那样“客气”。
针对以上的分析,减肥不妨采取以下方法:
行为疗法和心理指导
“调整食谱、限量进食、适当运动”,是现代减肥的总原则。但实际上减肥者多以失败告终。美国心理学家杰克指出:绝大部分靠饥饿减肥的女性,都无法持之以恒,而且这种饥饿因再食所造成的心身损害会超过拒绝减肥的心身损害。突然性地采取大量节食和完全节食的减肥者,会导致体内供需失常,内分泌紊乱,引发酸中毒等,因而重新进食者体重会呈直线上升,往往会超越减肥前体重标准。
对减肥期望值过高,也是减肥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因遗传因素所致的肥胖者,减肥效果一般不理想,因其他因素所致的肥胖,在正确的节食和运动减肥后,体重也只会相对减轻,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节食是体重控制的核心,而节食的本质又是饮食的行为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减肥的失败主要是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原因。合理的减肥是根据自己的体质、年龄、骨架大小、健康状态等条件,采取行为疗法和心理指导,配合相应的药物和饮食控制。如:采用行为矫正术,以心理治疗的方式,指导其选配每天的饮食,改变饮食习惯,避免食物外来诱因;对节食有效、体重下降给以鼓励;安排适当的运动以排除多余的热量等,效果比较理想。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的治疗不仅在于控制和减轻肥胖者的体重,关键在于改变其外貌形象(人对自己身体所给予的以美丑、强弱等主观评价)。肥胖者的人格多不完整,对身体不满意的感觉强烈。通过这种方法的治疗,可提高自我评价,增强自我价值感,获得良好的外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