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骑马,夜晚又被人骑,吃得是血淋淋的牲畜肉,喝得是赃溪溪沟里水,吃吃不好,觉睡睡不好……王昭君背井离乡,又从来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水土不服的一个弱不禁风女子,又怎能不病?不死,就是苍天对她的一个造化了。就这样,走走停停,半个月后才到了匈奴的都城。说是都城,还赶不上中原的一个村庄小镇。好在总比荒郊野外强,水也洁净了,住也安稳了,吃也好多了,又有大夫日夜不离帐外诊治瞧病,终于把王昭君从死神身边给抢了回来。
王昭君渐渐地康复起来,也慢慢地适应了胡人的蒙古包生活。
呼韩邪单于是真心的爱慕王昭君,朝夕相伴,言听计从,把“阏氏”(王后)气得丢下了太子找根绳寻了短见。“阏氏”一死,呼韩邪单于便把王昭君封其为“宁胡阏氏”。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育有一子,名伊屠智牙师,后为右日逐王。
王昭君远离故土,相夫教子,享受着为人妻为人母的做女人的权利,其乐也融融!
在大漠,王昭君早把元帝忘了,可元帝还常常思念着王昭君,在梦里还常常与昭君幽会。越是梦中相会,越是不解渴。于是,他便把画师毛延寿给杀了。所以才有本回开篇,宋代宰相王安石出来为毛延寿喊冤鸣不平。
4
昭君出塞,为何要杀毛延寿?这里还有一段故事。皇上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怎能日日宠幸?就是一天一个,也得两个多月轮一回是不是?更何况,皇后要独霸,三宫要争宠,六院要尝鲜,所以到了七十二偏妃那,也就是零零星星的毛毛雨,说不定轮落到谁头上呢!可后宫的三千粉黛,哪个皇上又肯放过?待诏也罢,下使的丫环也罢,凡是有机会的,总想“全面培养,重点选拔”!元帝掌管处理国家大事不行,可在宫里玩女人却有一套。他想了一个花招,把毛延寿等数个有名的画师招进宫里来,对宫女一个不落的进行画像,然后通过贴心太监挑选最漂亮的,以便背着皇后去偷偷地淋幸。
诸位想想,哪个宫女不希望皇上的阳光雨露啊?一旦有了身孕,那才真正是皇上的人了,说不定还能弄个贵妃和娘娘当呢!任何时候,甲、乙方都是供求上的关系。这就造成了第三者的有利可图。你不贿赂他,甲、乙方就很难完成供求上的和谐统一。古往今来,越整越怪,越怪越不大明白。王昭君性格使然,她不肯用银子贿赂毛延寿,所以毛延寿便把她画得很丑,还特意在右眼角上点了一个“克夫痣”,尽管宫里都传说王昭君才貌出众,但让元帝一见这画像就皱眉头……所以,元帝没淋幸王昭君已经遗憾。自己又把这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亲手送给游猎草原的汉子肆意践踏,不仅仅是遗憾,甚至可以说,“是于心不忍了。得到时,不知道珍惜。失去的,再也追不回。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是美。别说王昭君被丑化,就是画得很美的宫女,你不再去贿赂元帝的贴心太监也是徒劳无益的。你被画得再美,可那个贴心太监硬是不把你的画像往元帝眼下送,你是不是夜明珠埋在了泥土里有光发不出来?所以,毛延寿之类人,确实可恨可杀。
杀了毛延寿,还是没治好元帝的相思病。
元帝日夜思念着昭君,不到一个月就卧床不起了。公元前33年秋,王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到了冬至,刚下过了第三场雪,元帝就害相思病死了。
元帝一死,咱这讲述就快了:成帝立。不久,呼韩邪单于也死了,太子雕陶莫皋(前阏氏的儿子)成了新单于。新单于慕其王昭君的美貌,欲娶为妻。继子娶继母,按照当时匈奴的风俗,早成习惯。王昭君宁死不从,无奈只能求救于成帝。成帝旨意“从胡俗”,王昭君只好遵命,嫁给了继子后,又生了一男一女后,在抑郁中死去。
昭君死了,雕陶莫皋单于,将其葬于“青冢”。这青冢,位于今呼和浩特市城南9公里的大黑河畔。远望陵墓呈青黛色,因此成名,历代沿此称至今。现今,墓前为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策马并骑的青铜塑像,还有董必武的题咏:“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后院陈列着清代以来有关昭君墓的碑刻…………王昭君主动出塞“和亲”,主观上为争做女人的权利,客观上却带来了“胡汉和平六十年,边民乐业无狼烟”的太平景象。悲剧乎?喜剧乎?
从晋代至今,王昭君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有关她的文学作品也逐渐形成了庞大的规模。比较著名的有:晋葛洪《西京杂记》、元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清雪櫵主人编撰的八十回小说《昭君传》(又名《双凤奇缘》)、曹禺的剧本《王昭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今有关王昭君的影视剧拍摄得如火如荼——有了1987年版的《王昭君》拍播了20集还嫌不够,这几年又拍播了49集的《昭君出塞》,随即又推出了电影、动画,还有重排的《王昭君》,从20集又拉长到了30集。“戏不够,爱情凑”。一个王昭君,加上呼韩邪单于和元帝还不够,又弄出了五、六个青梅竹马,把12岁的王莽“爱恋”也给加上了,贻笑大方……总之,编辑杜撰愈演愈烈。无外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