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子,耗损了健康者随处可见,通宵达旦地搓麻、聚餐酗酒豪饮、没完没了地聚会,去新开张的商厦看看逛逛,因拥挤不堪体力不支而当场晕倒……如此休闲,费了时间,耗了钱财,坏了身体,节假日后门诊量大增。生物钟不“准点”运行,还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或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整天头昏脑胀、反应迟钝、四肢无力,干什么都提不起动力。临床资料统计,心梗和脑出血是国庆长假排在最前列的杀手。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疲劳过度、起居失调、防治不及时、不得力是普遍存在的原因。因此,国庆中秋长假防病保健不能忽视。假日期间,仍然要遵守平时的生活规律,饮食不可“饥一顿,饱一顿;冷一顿,热一顿”,以免胃肠功能被严重地削弱,导致腹泻、肚子痛、胃痛等现象。
节假日后门诊量大增的主要原因在于“度假”、“度节”的生活不规律导致的生物钟“错点”——磨损。生物钟“准点”运行是健康、长寿的基本保证和首要前提,人的行为要顺应生物钟运转规律,减少生物钟额外磨损,这样才能在根本上保持健康、长寿。生活不规律,违反了生物钟运转规律,造成和加大了生物钟的磨损,是易疲、易病、虚弱、早衰和折寿的根本原因。
人体内的各种生物钟彼此密切联系,它们构成了一张“网”。生活不规律,“网”会遭受破坏,使彼此的波动不同步、不协调。
可见,节假日、周末若恣意纵情、放任而不节制,是要牺牲健康及付出一部分寿命的,实在不值得!
另外,节日期间,有人喜欢熬夜看电视或电影,这样就会使睫状体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出现痉挛,导致视网膜出血,这对于视神经的损伤极大。此外,节假日,增加了夫妻性生活的机会,若房事不节,性欲无度,会影响身心健康,并导致某些疾病,如引起早衰及性功能障碍等。节假日应酬多,消耗精力,节后又要上班,即使有房事,也应有所节制。
节日期间由于大家聚在一起,高兴起来就会忘记时间,生活规律就容易被打乱,人体内部的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因此,欢度长假时应尽量不打乱生活节律,坚持起居有序和一日三餐,晚间娱乐时间不宜过长,睡眠不应太迟。
另外,节日期间因气候原因,都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间段,该段时间的气温和湿度较适合各肠道致病菌的繁殖,且忽冷忽热的天气易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长假期间,人们在休闲娱乐时应该把握个“度”,坚持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尤其在饮食卫生、旅游卫生等方面,大家更应加强重视,这才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态度。
腊八节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民间称之为“腊八节”,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民间都把这一天当做年节来过。一到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这在我国已是流传千年之久的一种习俗。
腊八粥的做法随各地风俗,种类不一,风味各异。《燕京岁时》载腊八粥配制:以米、糯、小米,豆如蚕、黄、江、赤等及桃、杏、松子、枣仁及果蔬凑成8样用水煎熬。因地区不同,生活习惯各异,在食时可。调成甜、咸、辣,添加莲子、芡实、荠粉、葡萄、红绿丝点缀,成为味美香甜的什锦粥。
八宝粥的配料为:芡实、薏苡仁、白扁豆、莲肉、山药、红枣、桂圆、百合各6克,大米150克。先将各药煎煮40分钟,再加入米继续煮烂成粥。八宝粥易于消化,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最适合老人少食多餐,是益寿强身的“佳品”。
在我国传统膳食宝库中,有许多以“八宝”命名的食谱,顾名思义,一般是由8种左右的主要食物所组成,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食疗价值,再如健胃、益胃补肾,适用于体弱少食、肌肉消瘦、消渴、便溏、肢体浮肿的八宝饭,配料有薏苡仁、莲米、扁豆、核桃、桂圆各50克,红枣20枚,青梅25克,糯米500克,白糖100克。制作时将薏米、扁豆、莲米、红枣泡软,核桃炒熟,将糯米淘净蒸熟。在一大碗内涂上猪油,而后将青梅、桂圆、红枣、核桃、莲米、扁豆、苞米摆在碗底,放上糯米饭,然后放进白糖,上笼蒸25分钟取出即食。
腊八粥香糯可口,严冬食之,能够暖身祛寒,且其性味平和,补而不腻,堪为冬季养生佳品。传统养生学认为,腊八粥具有健脾益肾、滋补虚损的功效。
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在《粥谱》中表明:腊八粥能够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科学研究也证明,腊八粥确是“食疗”的佳品。腊八粥的原料主要由多种米、豆、干果和坚果构成,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看,豆中含有优质的植物蛋白;干果“浓缩”了诸多鲜果中的营养物质;坚果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不无裨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腊八粥不仅只在“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