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桃树园> 第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1 / 3)

这片桃林就当年朱友四旋桃木橛的桃园。其时,桃园里鲜花怒放。白的红的交相辉映,偶尔一阵微风,清香阵阵,再兼之以蜂围蝶绕,几个孩子如在天堂。他们大约在五六岁,穿着花朵一样的衣服。一阵喧闹之后,他们在一棵桃树下坐了下来。园子里起了阵阵微风,风拂动着他们的花衣。后来他们为了看一个叫车的什么东西,跑到了一个小山岗上。在小山岗上他们看到了一大片麦田。那麦田像一块绿色地毯从山脚伸展向远方。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田地在他们出生的那个年份还是到处长着小苇的荒地。这一切的变化,是从他们出生后的第三年——一九七八年开始的,

一九七八年,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在那个春天,桃树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被历史运动吓怕了的桃树园人以为又来了什么运动。当某一天干部召集大伙开会,多数人还以为又要批斗谁。这也难怪,自从中国人民站起来以后,桃树园就会议不断。上年纪的人仍旧记得先是生产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搞生产促发展。到了文革期间,会议就更多了。今天不是批斗张三,明日就是打倒李四。就连二赖头偷了玉米也开会批斗,说他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批斗二赖头是前几年的事,今天又要批斗二赖头吗?是不是二赖头又偷了小队的玉米?这二赖头也真是的,为了点酒,媳妇让队长搞了。真是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会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当人们想像二赖头又偷了玉米要挨批斗时但到会场却没发现二赖头,气氛也不像批斗人。队长的微笑令许多人大惑不解又似乎猜到了什么。聪明的人说可能是分地的。产生这种想法的人是有依据的。他们发现河东的农民一夜之间全涌到了田间地头,说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开给大家种。收上来的粮食除了缴点皇粮,大部分归农民自己。等弄明白一切问题之后,这些人就高兴了。他们早盼着桃树园也有这天。这天终于来了。似乎还有人高呼共产党万岁。于是有人在那片土地上展开了想像的翅膀。但光是想像,没有具体的蓝图。当然,也有人在这次伟大的变革面前产生了畏惧心理。吃惯了大锅饭占惯了集体便宜的人,害怕一旦分开队,再无便宜可占。土地承包后别人会忙有饭吃,他们不会忙可能要饿肚皮。其中二赖头就是代表,二赖头在家里听说要分地,就说生产队一旦分开,仓库里没了粮食,肚皮饿了上哪偷?王兰英就说别做那梦了,偷一点罚一年,值吗?别人能苦到吃,咱也能苦到吃。

分地先量地。在那个年代量地用弓子。弓子是两根木棍制成的,形状像圆规,又像岔开的两条人腿。量地时,弓由一个或两个人掌握,先一条腿沾地,以此为基点,再转动另一条腿,当转到180度时,另一条腿落下,这两条腿之间的距离为一弓。一弓大约五尺地,也有六尺的,一亩地二百四十弓。苏北平原上这种丈量土地的办法非常普遍。直到分开队多年,这种丈量法还被使用。丈量完土地,真正意义上的分地开始了。朱友四说为了做到公平合理,我们凭阄子分地。参与分地者,必须拈阄。所谓拈阄,过程并不复杂,制作也简单。制阄的人将纸分成指甲大小若干片,然后按顺序将阿拉伯字母写在上面,而后拧紧。拈时,放在小碗或帽壳内,每人只限一张。等都拈了,按照阄上的数字排列顺序挨家逐户将地分到个人手中。朱友四就是要按照这样的办法来分地的。但是,事物都有它的反面,拈阄这种办法,在给友四和人们带来便捷合理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合理。有人说阄子有鬼。怎么有鬼?因为制阄人鹿秀才和朱友四都分到了好地。地分到一半有人不同意再分下去,首先提出质疑的是李铁拐。李铁拐是二赖头的二爷,长年用一条好腿走路。李铁拐拈了三块地,都是低洼地。等到西湖,就不同意再拈阄了。口号一提出,那些没摊上好地的一致拥护李铁拐,得了好地的人则坚持拈阄。这等于是给朱友四出难题。朱友四见有人在给分地工作带来阻力,瞪着一双眼睛说:“你们不要这地也可以,这地我承包了。”桃树园人就怕朱友四的眼睛。在人们的印象中,友四那两只深凹下去的眼睛似乎藏着什么,加上两道高耸的浓眉,更加威严。友四要承包那地,人们沉默了。大家都不希望丢失西湖这份地。西湖地虽说差,总可以种大麦、豌豆、荞麦。友四见大家不吱声说还是照老办法分。

地分完了,临到了牛。牛是第二大件,集体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牛与地是相互依赖的。地离开了牛,不能生产。牛离开了土地,就无用武之地。分牛这天,春光明媚、柳条依依。朱友四在作了开场白后,便叫人们领牛。再不能用拈阄办法了。友四叫大家发场风格,互相推让。友四还说,牛是人类的好朋友,领回家,好好喂着。等友四讲了话,人们开始打量每一条牛,寻思哪头牛适合自己喂哪头不适合自己喂。哪头好使,哪头不好使。端详之后,就走进牛群。正当人们欢天喜地挑选各自喜爱的牛时,人群也可以说是牛群,突然发生类似二战期间的场面。在分地时吃了亏的李铁拐和朱友四的家庭哥哥朱友山干了起来。人们惊疑不止,眼看朱友山骑在了李铁拐的身上,而李铁拐瘸腿朝天光折腾就是翻不了身。有人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