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寒冬腊月,中原的天气十分严寒。
这一日,北风呼啸,彤云密布,天阴沉着脸,用鹰才有的犀利注视陈国这片大地。
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一锦衣青年人迎着刀割般的寒风,正快马加鞭,疾驰如飞。显然,冰冷封冻不了此人心急如焚的心情。
此人正是易容后的易天,就在昨天他终于等来了有关父亲的消息,是龙万里于深夜亲自送过来的。
京城静云寺,正是他这番前去的目的地。
易天疾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不多时便是山如玉簇,林似银妆。转过一道山弯,便看见有一驿站,立于道旁。
易天恐马精力不济,便打算在驿站歇息片刻,人吃马喂之后,再作前行。
驿站内,此刻有不少行人,三三两两地围在桌边吃饭喝酒,高谈阔论。
在陈国,驿站本为官方设立,但也常作行人客商过往歇脚之所,常年有专人在此服务,食宿还算公道。凡有人群集聚的地方,必然也是各类消息汇集散播之处。
易天将马交予驿差,又随手扔过去一包散碎银两,交代驿差好生照料。那驿差见遇到大方的行人,满心欢喜的牵马下去自是不提。
易天为了掩人耳目,已将那些能暴露身份的物什,包括斧子和玉笛都收进乾坤酒袋中了。
随身仅带一条陈国人惯用的长条布袋,放些盘缠及换用衣物。易天来到一处靠窗的桌边坐下,着驿差送来两碟小菜和一壶烫酒,望着窗外飞雪,自斟自珍起来。
“我说青儿,你在京城可曾听说静云寺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嘶哑的声音说道。
“这么大的事情,侄儿自然听说了,静云寺乃我陈国护国宝刹,方丈于几日前圆寂了,京城震动不小。”一个浑厚的声音应道。
易天闻听有人谈论静云寺,不禁心头一动,趁着斟酒的当儿侧目看了一眼,见不远处的一个桌边都围着四人,谈兴甚浓。
刚才开口问话的是一位的精瘦中年老者,对面应话的是一个粗壮的青年汉子。易天暗催内劲,将听觉调至最佳,即使三丈外飞雪飘落的声音也尽收耳中。
“那你可曾听说,方丈圆寂另有蹊跷?”那中年老者诡秘的一笑,声音更为低哑道。
“哦,另有蹊跷?”那青年汉子闻言,急忙将口中的牛肉干咽下去,满脸的不解。
“是呀,三哥就不要卖关子,快说来听听。我们做的就是寺庙的生意,多掌握些消息,说不定就是绝大的商机呀。”另一名中年人也急切的问道。
那中年老者喝一口酒,环顾了周围,见无人关注这边,便将身子俯的更低,用几乎是耳语的音调说道:
“我也是听寺内更夫老何头所说,近期寺内常有人深夜进出,在寺内一呆就是数日。
月前方丈室内传出争吵的声音,此后静云寺便有三大神僧的老三法禅大师来主持寺务,不久后静云寺就向外界宣布,三大神僧的老大法真方丈圆寂。你说其中会不会有些蹊跷呢?”
“嗯,其中必有蹊跷。”其中两人对视一下,眼中露出明了之意。
“不过,即使有蹊跷,也是寺内神僧之间的权力争斗,和我们没有太大关系呀”那名粗壮的青年人不以为意的说道。
那中年老者颇显不满地说道,语气中透着几分教导的意味:“青儿,这样想的话,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做的就是寺庙的生意,静云寺所需的佛具香品都是由我们葛家所供应。寺内一旦有大事小情发生,都有可能影响到我们的生意。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寺庙也是如此。大方丈圆寂,法禅大师接任,寺内上下很快就会人马变动了,如果副寺和知殿换人的话,我们还要重新打点才行。”
另一中年人也跟着说道:“青儿,你三叔教训的极是,家族生意今后还要靠你们这辈人来打理,你刚出来历练,凡事要多多留心。”
“侄儿今后定当多多留心的。”那青年汉子恭声应道。
易天又听了一会,见他们谈论的都是些家族生意之类的话题,也就收回心神。此时,风停雪住,驿站内开始有人忙着上路了。
易天付过酒饭资费,到后院取过马匹,便朝都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易天抵京后,并没有贸然去京西的静云寺探查,而是依照龙万里提供的地图,前往城南的商业街区。
此处水陆交通发达,南船北马,商人云集,是陈国过往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有街三十六条。
每条街道上都是店铺林立,汇聚了各类器具,珍宝异玩,万千货物无不齐全。顺街望去,车马喧嚣,人如潮涌,好一派繁荣景象。
易天牵着马沿街缓步而行,看着如此繁华盛景,心中暗生赞叹,不愧是国都所在呀。
行不多时,易天在一处偌大的院落式铺面停了下来,此铺临街而建,大门处于两趟大街相接的拐角处,两边房屋如雁翅形排开。
敞亮气势威武,底蕴深厚。金匾大字高高悬挂在门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