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乡村美少闯天涯> 吃啥喝啥玩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吃啥喝啥玩啥(1 / 2)

胡志明市位于风光明媚的湄公河三角洲的东北侧,是越南的第一大城市。市内有一条景色旖旎的西贡河绕城而过,因而旧时又称“西贡”。

驱车前往胡志明市中心著名的圣母大教堂。出范五老街的街口,便见一座建筑精湛、造型俊美的教堂高耸在丽日晴空下,最显眼的是两座高达40米的钟楼塔尖直上云霄,极具空间的张力与视觉的气势。这座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建筑,建成于1883年,系亚洲版的巴黎圣母院。当年也许是为了宗教的虔诚,也许是为了殖民的意识,建造教堂的红砖全部从法兰西运来,至今依然光亮如新,尤其是在明净的午阳映照下,通体焕发出熠熠红光,颇为富丽艳美,故被当地人称为“红教堂”。漫步在教堂前的广场,绿树芳草,鲜花盛开。一座重达4吨的圣母玛丽亚雕像伫立在花坛中央,这是1945年罗马教会所赠。不少游人站在圣母像下留影,从而也可以把大教堂完整地摄入画面,很有地标意义。

与大教堂仅一街之隔的是建造得相当气派而端庄的胡志明市中央邮局,外部的门廊及圆形的大窗,均饰有精美的花纹及雕塑。走进邮局,那高挑的绿色的拱形穹顶,构成了颇有美感的几何造型,从而和穹顶下华美堂皇的大吊灯相映成辉,显得古典而雅致。此邮局建造于19世纪末,但至今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格局。大厅左右两边的墙上各有一幅大地图,据说是当年法国地理学家手绘而成。花形的壁灯依然在闪烁,电话隔间还是老派样式,时光在这里仿佛忘却了流动。不少游客在大厅内流连忘返,似乎在尽情地享受怀旧的氛围。

从邮局出来后,沿街直行,不远处就是胡志明市音乐厅。这是一座具有鲜明法兰西风格的建筑,外墙主色调为明丽的黄色,其间饰以白色的镶边装饰。正门的设计很是精湛考究,拱形的门楣缀满着花纹,中间是立体圆雕的神话人物。两边是四根圆形的卷边立柱,左右立面的高墙从上至下是半浮雕的图案纹饰,弥散出浓郁的艺术情韵。音乐厅的大门前,还有一个用三根竹杆支撑起的大箩筐,箩筐内是音乐厅的英文缩写符号,从而使越南风情与欧式风格相得益彰。

已是夕阳西下时分了。我们过了两个路口,来到了胡志明市政府大楼,即原来的西贡市政厅。这里的花园广场绿化很是优美而壮观,大都是巨型的树木盆景,造型别致,青碧丰润。大草坪的外围,栽种着一圈三角梅,正开得如火如荼,风情万千。市政厅是典型的法式宫廷建筑,尽管只有两层,但横向扩展,气度宏阔。窗饰门饰,细腻精到。尤其是大廊柱、主屋檐上的雕塑相当生动传神,均是欧罗巴神话题材和法国历史名人,极富人文气息和艺术美感。

越南菜原料上除广用热带蔬果外,在做法上倾向天然清爽,口味较重酸、甜。特点为清淡不油腻,

添加蔬菜的比例高,以保存菜料的原味为原则,颇受健康饮食派的推崇。生牛肉河粉、越式春卷、鸭仔蛋、酸皮肉丝等均为名菜。此外,饮品亦富特色,如冰冻润喉的椰青,色泽艳丽的三色冰和珍多冰等。

越南菜给人的印象有两种,一种是价钱较为便宜,菜式大众化而带点中式特点,餐厅的环境不会做太多装饰;另一种就是强调法国式烹调的越南菜,由于越南曾被法国统治,处处留下法国文化的痕迹,越南菜的口味也因此受到影响,因而有法式越南菜的说法。

越南这个神秘的国度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不陌生的。无论是连续不断的雨丝,还是阳光绚烂的炎热,蜿蜒的湄公河,茂密的热带丛林,绵延的海岸线,法国殖民地文化的渗透,多元地方风俗的融合,背负苦难仍达观前进的步履……一切都让人沉迷。就算是没有到越南旅游,没看过相关的电影,在意识之外,也总被其独特的情愫吸引着。

据史书记载越南人是古越人的后代,期间复杂细腻的人文,形成了越南饭食别具一格的风景。越南气候较热,所以越南菜以清淡为主,糅合了中国、泰国、马来西亚、法国等国的饮食文化,口味相当独特。与其它东南亚料理相比,越南菜口味更显得清爽顺口;与中餐相比,越南菜又多了抹异国口味;与西餐相比,越南菜更善于使用各种香料……

越南菜是中南半岛国家中最具特色与美味,它比其它菜系更多了一份清爽和精致。它讲究阴阳调和

,其菜肴精致、酸甜可口外加一点点的辣,烹调时注重清爽原味,以蒸、煮、烧烤、凉拌为多。油炸或烧烤的菜,会配以新鲜生菜、薄荷、金不换等生吃菜类,去腻下火。所以一般人对越南菜的直接感觉是清爽不油腻,不但色香味兼备,手艺更是细致精巧,颇具文化色彩。与牛、羊、猪相比,鱼类、虾类是他们的主食,青菜水果种类繁多。同时也运用南洋地区特有的香料,如柠檬草、罗勒、薄荷、芹菜及新鲜的莱姆果等,另外还有著名的沾酱鱼露。

由于承袭了中国饮食阴阳调和的饮食文化,越南菜的烹调最重清爽、原味,以蒸煮、烧烤、焗焖、凉拌为主,热油锅炒者较少。即使是一些被认为较“上火”的油炸或烧烤菜肴,也多会配上新鲜生菜、薄荷菜、九层塔、小黄瓜等可以生吃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