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就算是升迁,自己挣得工资都是小数,远远不如自己开公司赚钱多。
于是,第二年的春天,王某就向公司递交了辞呈,离开了那家企业。他筹集了一些资金,注册了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专门经营电脑配件,是一个典型的中关村模式。兄弟几个从柜台开始,抓到什么就卖什么。一段时间下来,虽积累了一笔资金,但同时也丧失了很多做大的机会。
通过对以往市场的分析,王某认为,以前丧失的最大机会是没有成为一个大品牌机的代理商;又因为计算机以后的应用趋势将是网络化,因此网络产品的需求将是一个很大的空间。为此,他们决定将业务重点转移到网络产品上来,并要成为一个大品牌网络产品的经销商。
为了面对新的形势,王某对公司进行了整改。按照准事业部的形式建立了四个独立核算的部门,做起了代理的买卖。
由于是代理商,又是小公司,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公司的业务是以销售为主。刚开始时,销售任务根本没法完成。对成本控制经验的不足,使得他们的产品总是比别人的要贵,而竞争对手在市场决策的质量和速度方面表现非常出色。由于销量不足,厂家对他们的支持也因此明显不足,而缺乏厂家的支持,销量也就更上不去,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为了能够完成销售任务,摆脱这种局面,他决定进行价格跟进,有时候甚至低于成本价进行销售。赊账在他们这一行是非常普遍的,一般下家拿货都不会先付款的,直到卖出去后才付款,这要求商家要严格控制赊账的额度和期限,不然会有很大的风险。可是当时,在一切以销售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他连赊账这种事情都疏于管理了。三个月以后销量是上去了,可利润率却远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再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公司的根本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难以解决。本来公司还准备了系统集成、技术培训这些能够赚取很高利润的业务方向,但由于它们的成长速度明显不如做产品分销。在产品分销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他对具有高利润的业务不再关注,这些业务也渐渐地萎缩了,这使得整个公司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利润支持,他也渐渐放弃了对公司整体的思考和把握。
后来,由于公司小、资金少,终因付不起货款而倒闭。
这让我想到了一件很现实的事情,重点大学的骄子总是比普通大学的学子拥有就业优势。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在普通大学里独领风骚的人却远不如名牌大学默默无闻的人竞争力强。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来自不同层次的人,是不可能拥有同等竞争力的。所以,做凤尾也是一种幸运与挑战。
天天和小鸡在一起,永远都只是只鸡,人生,注定是要拼搏的。所以,小鸡要找凤凰做朋友才能有进步。就算是要选择一种人生,也要“宁做凤尾,不做鸡头。”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里,你会永远甘于做别人的尾巴吗?在凤凰齐聚的地方,在存在拼搏与奋斗的那一方天地,才是真正的生活空间。
丁磊1997年6月创立网易公司,是网易公司首席架构设计师,他把网易从一个十几个人的私企发展到今天拥有近300员工在美国公开上市的知名互联网技术企业。
丁磊在电子科技大学读书时,成绩一直是班上的前5名。这么好的成绩没考研究生,大家都觉得很可惜。但是丁磊有自己的原因,那就是1993年召开的“十四大”,就是这次大会让丁磊觉得没有必要再在学校里上课耽误时间了。
毕业后的丁磊回了老家宁波,从1993年到1995年在宁波电信局做工程师。两年中丁磊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Unix和电信业务。那个时候,丁磊几乎天天晚上12点才离开单位,因为单位有Unix电脑。网易后来的成功和他很早就掌握了Unix精华分不开。
1993年,丁磊无意间在一本杂志上得知北京开了一个名叫“火腿”的BBS站。当时站上的内容很少,不过丁磊立刻意识到,BBS是以后发展的方向。第一次登陆BBS的丁磊当晚就在中国惠多网创始人之一孟超的帮助下在宁波搭建成了自己的BBS站。
1994年,丁磊第一次登录Internet,那是从中科院高能所同学那里要的一个账号。兴奋不已的丁磊浏览的第一个站点是Yahoo!Yahoo!让丁磊“感觉很不错”。接着丁磊去创新公司下载了不少多媒体驱动程序。1995年6月,丁磊成为北京电信前100个用戶之一。
在Internet上“见了世面”的丁磊向自己的总工建议在本局开展信息服务业务,等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什么进展,便决定离开。
宁波毕竟不是什么大城市,那里的发展也远远赶不上大城市发展的速度。于是在1995年5月,丁磊来到了广州,加盟刚刚成立的广州Sybase。在Sybase -年,丁磊感觉自己除了整天安装调试数据库外,几乎没有什么进步,于是又选择了离开。
1996年5月,丁磊当上了广州一家ISP的总经理技术助理。在这家ISP,他架设了C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