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94:让孩子远离单纯行为模仿
广东顺德某小学曾有一名小学生,在课间嬉戏时竟被同班同学用刀刺中左胸部,送入医院后没多久,便因流血过多而不治身亡。
后来,家长和老师们通过调查才得知,这名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与班上另外10多个男孩,一起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模仿网络对打游戏,有的拿着小刀,有的举着坏了的凳子腿,他们分成两队玩起来了“打架真人秀”。
刺伤这名学生的是平时与他关系要好的一个男孩,他们是同乡,常常在一块儿玩耍。但那天在楼梯间“对打”时,他们俩被分在“敌对”的两边。于是,在互相推打的过程中,那个男孩用一把弹簧小刀刺中了平日里的伙伴,使其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酿成这样的悲剧并不是孩子们的本意,他们原本只是为了玩得更开心而模仿网络上的对打游戏,却没料到这种“真人秀”会如此危险。
事件发生后,警方和记者在调查时采访了死者的另外一些同学,其中有一位同学这样说道:“他们俩平时关系很好,经常一起玩。不知道怎么会突然拿刀子捅人。我想这一定是意外。”可见,拿刀刺伤别人的男孩并未带有仇恨情绪,而是由于单纯地模仿网络游戏中的场景而伤害了对方。
在玩网络游戏时,孩子们往往会忽视生与死的危险,而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又喜欢不加考虑地模仿别人或游戏中的情境。这种情况下,孩子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他的模仿行为是缺乏理智的。
模仿能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是其认知和发展独立性的基础,而他模仿的对象,除网络游戏中的角色、影视中的人物、身边的小伙伴等,最重要的还有自己的父母。几乎所有的孩子,自出生起就开始模仿父母的语言、行为,比如爸爸突然喊叫一声,妈妈吓了一跳,这时孩子可能会觉得有趣,会故意模仿着喊叫,想再看看妈妈的反应。
一般而言,孩子通过模仿,便能渐渐认识身边的人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使自己的认知能力得以提高,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并通过模仿父母的许多正确行为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等。但与之相对的是,有时在单纯模仿别人或其他场景的过程中,孩子也很可能学到一些错误的东西或染上不良习气,这与他的辨别能力较差有关,也与家长对他的情商教育缺乏有关。
孩子模仿一些危险情境或不良行为,往往是因为对自我、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不够充分,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又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致使非理智的模仿行为对自己、对周围人造成损害,这正是他情商水平较低的表现。
因此,要让孩子远离单纯行为模仿,家长应从小重视对他的情商教育,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对其进行精心培养,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家长们参考:
1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的榜样
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在孩子还未真正成熟起来时,他会将父母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自然就是他要模仿的重要内容。
所以,在孩子情商形成的关键期,父母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给孩子做好的榜样,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学习、做家务、玩游戏等,都要用最正确的方式给他积极的引导。
2对于网络、电视中的情境,家长应向孩子做出正确的解释
5岁的男孩小竞已开始上幼儿园,渐渐接触了不少同龄的小伙伴。最近,小竞经常嘲笑妈妈“洗衣板”似的扁平胸,还说“女人真麻烦”之类的话,这让妈妈非常苦恼。起初,妈妈以为这些话是小竞从其他小朋友那里听来的,后来才发现,他是在模仿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中小新的“雷人”言行。
除了说些成人话,有一次在幼儿园的小操场上玩耍时,小竞还突然脱下裤子扭起屁股,嘴里唱着“大象大象,鼻子怎么这么长”,其他许多小朋友看到后都害羞地跑开了。后来,妈妈知道此事后,认为不能再让小竞这样模仿动画片中的情境了,否则以后他可能会模仿影视中的许多恶劣行为。
此后,小竞每次看电视、上网,妈妈都尽可能陪在他身边,一边和他说笑,增加交流,一边向他解释电视或网络中的某些情境及人物的行为,告诉他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哪些错误的,是绝对不能模仿的。而对于那些错误的、恶劣的行为,妈妈在禁止小竞模仿的同时,还会举例告诉他该行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让小竞对此有更清楚的认知。
小孩子模仿电视、网络上的情境,这是十分普遍的事。但孩子的认知能力差,有时看到新鲜有趣的画面,他不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只会单纯模仿,结果就很容易模仿到一些不良行为。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在平时生活中多注意引导孩子观看积极、健康的电视节目等,并时常陪伴孩子,在发现电视、网络上的一些语言、画面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时,要及时向他做出正确的解释,告诉孩子正确的说法、做法是怎样的。
3孩子出现不良模仿行为时可尽量转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