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58:孩子应该知道的社交礼仪
王选的朋友要开一个家庭宴会,挺正式的,可以带家属和孩子,正好老婆出差,这几天父子俩吃饭是个难题,王选就带着儿子一块参加了这次宴会。
到了朋友家,大伙聚在一起聊了会儿天,很快就到了开饭的时间,王选和儿子被请上饭桌,待人坐齐后,朋友便开始上菜,儿子看见桌上有这么多的好吃的,肚子马上就饿了,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全塞进肚子里。
“爸爸,我要吃鸡腿。”儿子说话的同时,人已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伸手就把饭桌上的鸡腿扯了下来,放在嘴里津津有味的啃着,周围的人全看呆了。
原来,这个时候,宴会的主人还正在上菜,主人未动筷子,儿子倒先下手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王选拍掉儿子手上拿着的鸡腿,沉声训道:“怎么一点规矩也不懂,这样很没有礼貌知不知道?”
“……”儿子幽怨的看了爸爸一眼,委屈的低下了头。
朋友走了过来笑道:“别和孩子计较了,估计是我们顾着说话,让孩子饿坏了,好了,菜基本上齐了,那咱们就开始用餐吧,希望大家用餐愉快。”
朋友的话说完后,便坐回了主席位置上,大家见他拿筷子开始吃了,才陆陆续续动起手来。
一顿饭,王选吃得很不是滋味,总觉得浑身不自在,好像桌上的每个人都在嘲笑他一样。就这样,吃完饭没多久,王选就带着儿子匆匆离开了朋友家。离开之前,朋友很不自在的对他说道:“并不是我很在意今天的事情,而是作为朋友想给你提个建议,是不是应该教给孩子一些社交礼仪呢?”
王选有些生气,认为朋友是在指责他,便扭头不回话。朋友见他这样,连忙解释道:“我并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只是想说,今天咱们是朋友,就当是聚在一起随便吃个饭,孩子这样没有关系,可以后他接触社会的各种活动的机会还有很多,难道每次都要出这种意外状况吗?所以,教他一些礼仪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你认为呢?”
王选听了,觉得有些在理,心里的气也渐渐消去了,便叹了口气,对朋友说:“今天真是抱歉了,我回去以后,一定帮儿子补补这方面的知识。谢谢你了。”
说完后,两人又互道了一声再见便分开了。回家的路上,王选不停的想,到底该如何让孩子轻松接受那些社交礼仪呢?
提到孩子的社会交往(交际),我国的父母大多会联想到“礼貌”这个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显得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于是,镜头1中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孩子开口叫了人,“甜甜的小嘴”总能赢得一片赞扬之声。然而有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孩子却并不愿意这样做,他们对此十分反感。
虽然国外也有着许多不同的礼仪规则,但国外小绅士们的“修炼”过程却不同于我们。当带孩子去朋友家做客时,国外的父母会向他们的成年朋友“隆重”地介绍自己的孩子。接着,双方会十分友好地握握手或进行口头上的问好。国外的孩子从来都不被强迫叫人,而这点仅仅是出于对孩子的尊重和平等对待。那么,在我国,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礼仪呢?
1增加孩子的社交环境
平时婚丧喜庆若适合,专家认为应多带宝贝参与,国内的孩子在社交上普遍慢熟于其他国家的孩子,参加这些场合就是他们吸收大人的社交及练习表达的机会,即使只是家中有客人,也要尽量让孩子参与其中,不要太担心孩子的表现,因为他们总有一天也要面对这些场合。
2建立孩子的正式身份
过年期间,家长应有很多机会能够带著孩子与家人朋友一起用餐,当要介绍孩子的身份时,你通常会怎么说呢?要交待清楚背景包括介绍孩子几岁、所就读的幼稚园等等,最后别忘了加上一句“请多多指教”。当父母正视孩子的身份、慎重的将孩子介绍出去,孩子也会在意自己在场合中的表现。
3多赞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赞美孩子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与有能力的感觉,孩子从小就充满著自卑感;勇于赞美孩子的父母,孩子都会是很有自信的。另外,年节时常需要到别人家中作客、聚餐,在家中就可以先教导孩子一些年节的禁忌与吉祥话,例如当孩子打破东西时就要说:“碎碎平安”、见到阿姨及叔叔要主动恭贺“祝阿姨叔叔发大财”等等,练习辨识别人的身份,也要练习说好听的话。
4教导“餐桌礼仪”
欧洲人有一句话:“和你同桌吃饭,就知道你母亲的那一张脸”,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源自于父母的教导,若希望孩子在外面有合宜的表现,小时候就在家中的培养绝对不能少。
细节59:让孩子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田甜家隔壁搬来个新邻居,是一对小夫妻,笑容都很甜,让人一看就打心眼儿里喜欢。搬来的第二天,邻居就过来问好,并送上了一份小礼物。
田甜妈客气的把邻居请进了客厅,闲聊起来。这时候,田甜放